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三章 梦中之客 (第2/2页)
升迁,升迁意味着地位的提高,还意味着从此进入收益的快车道。这时要肖扬东点头提拨哪个,他从不接受吃请和礼品,也不表态,把决定权让给其他局长。他放弃了权利,等于降低了自己在下属心目的威仪。凡是涉及职务提升的事,没有人会走他的路子。 规划局是二级局,隶属建设局,但他从不涉足这个地面。规划局局长安如康原本是战堡镇的团委书记,与肖扬东同是共青战线的,虽然安如康做了他好几年下属,但从来都自觉与这个活络人保持着礼节上的距离。肖扬东见过他使用的钱包,很大气,线条简洁,五金很亮,外皮相当细腻。这个细节,肖扬东看在眼里,觉得这个人不靠谱。 好多人说肖扬东有洁癖,或许是吧。反正他的朋友很少,也没有人到王家口来。 但有一天突然来了两个人,一个是白镇副镇长王成,一个是博采旅游投资发展公司董事长辜一民。两人的到来让肖扬东有些措手不及,倒是朱宏秀见了家乡人,表现了应有的待热情。左转右转,拐了半天,肖扬东明白他们是来投石问路的。 辜一民本是一介平民,中专学历,读过几年工民建,在建筑业跌打滚爬多年,尝过人世间千万重的辛酸苦辣,历练出一副刀枪不入无坚不摧的真功夫。 二十多岁时,家庭一穷二白,一个毫无根基和背景的学生娃,不知受哪个高人点拨,还是本身的天资聪慧,创业之初就表现得与众不同,独树一帜。 他让父母出面向亲戚朋友借钱,你八00他500,东拼西凑,借了一万元。眼睛眨都没眨就转手送给了农村信用合作社主任和信贷员,顺利贷款五万元。转而又把五万元送给了农业银行营业部主任和信贷员,一下子贷了二十万元。后来他把这个模式称为“辜氏融资滚球理论”。当辜一民成立博采旅游投资发展公司和新东海房地产公司时,已经拥有数亿资产。 二十年后的国际性金融风暴和国家房产限购令的出台使他两度陷入经济危机,资金链条断裂,房产十室九空。夙夜忧叹,如临深渊。表面光鲜照人,为社会事业捐款捐物。游走于官员中间,一副慈善企业家的大方,暗地里已是债台高筑,落入无底深渊。 辜一民家在北郊绿巾村,他生于斯长于斯。每当遇到挫折,就回老家闭关。他有一间屋子,摆设十分简单,一张很小的单人床,床旁边是一张书桌,一把木凳,凳子的宽度,刚好可以盘腿坐在上面。书桌旁边,有两个大书柜,至少有两三千本书。屋子外面,有一个很小的院子,健身器材一应俱全,供他活动筋骨。屋子四周,树林阴翳,时常能听到了鸟鸣。“啁啁啾啾”,“喔咕喔咕”,声调有节奏,一会儿亢奋,一会儿清孱,由远而近飘进窗里,飘上桌案。是喜鹊的叫声,是画眉的叫声。细细辨别之后,会听得清晰明朗起来。 散步不多远就到了绿巾公园。草长,花开,莺飞。湖水清澈,鱼虾追逐;游船如织,从镜一般的水面划过,划出一道清波,清波在逶迤的阳光下闪烁着片片粼光。 看到绿巾湖上浮光闪闪,他萌生了一个创造性的想法。 第二天专程去白镇寻王成,请这个老朋友为他引见肖扬东局长。 听着辜总洋洋洒洒介绍自己的创意,肖扬东不断为他二人斟茶,其间递三次玉溪烟给他们二人,最后他表达了这样的意思,我真的没有办法,你们另请高明吧,不要耽误了大事。一切做得有礼有节。 从王家口出来时,肖扬东一直把他们送到公路边上,看着他们的小轿车消失在璀璨的灯火之中。 回来以后,他满脸疲倦,对朱宏秀说一段古怪的话:“梦中不知身是。多希望有一天突然惊醒,发现自己是在白镇的考场上睡着了,现在经历的一切就是一场梦,我会隔着窗户远远看到下官河,一切都那么熟悉,一切都充满希望。” 其实,这些话,我的母亲未必能懂,他应该是自言自语吧。 e欢迎关注17k微信公众号(ap_17k),《白镇纪事》最新章节随时随地轻松阅读!/e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