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7节 (第2/2页)
。谁不辛苦了?他女儿陪世子睡觉也辛苦!可他自个儿和柴大人天天大酒大rou,管过下面人死活吗?连卖身银都要吃的,断子绝孙的货。” “听说,我是听说哈——”有人悄悄儿的,“隔壁县的,因为交不出那多军粮,被柴大人派人围了。挨家挨户的搜,米缸子全空了。” “当真?” “当真。我一妹子嫁在那边,实在过不下去,跑回来借钱。可哪儿有钱借呢?当初就说了,整个河西只看着龙口富裕些,起码能吃口饱饭。她不信,偏嫁。这回可好了吧?” “是呐!” 许星装满一大筐子,单手拎起来,可想了想,还是做出艰难的模样。 只他太高,弯腰驼背,便如一只虾米。 竹筐上路,路上一溜儿摆开了许多大车,铺了满满的稻草缓冲,一层层的红薯压上去。现下收军粮,已经不是从库中出了,而是直接从田地里走。别处的路不好,需得庄户家收了送官道上去;小庄因顾皎修的路好,大车可直接进来,省了许多事。 因此,一路上都是人在说。 “还是夫人修的路好,省了多少事?” “可惜只得这一段儿,往关口去的官道因为车过得太多,路也被压坏了。” “以前官道也就那样,只不过巡逻队的人天天到处看,碰见坏的地方会修好。现在巡逻队也没了,路就没人管了。” “说不得,说不得。” 许星将红薯装出完毕,柳丫儿便出来叫。 他便又咳了几声,慢吞吞地走回去。 柳丫儿走过去,翻了个白眼,“夫人叫你装得弱些,可没叫你装成要死的样子呀。你也太夸张了吧?” “你懂甚?周围都是老人和庄妇,就我一个年轻人,怎好意思?”他也是要脸的。 两人遮掩着,在人和车的群中穿行,便经过了工坊。 现工坊里开着两班,日夜不停地做工。外间的各种布料源源不断地来,这边各样军衣源源不断地走。每日车来车往,如同坊市一般。 顾皎还嫌不足,让工匠在旁边砌了个巨大的土烧窑,说要将一部分红薯烤成红薯干。只因新鲜红薯难以保存很长时日,为着兵士的身体着想。便砍了许多杂木,日日点火烧着呢。因此,每到工坊旁边,首先闻见的便是红薯的甜香气。 许星上台阶,见路边晾晒的薯干,趁人不备,摸了一根塞口中。 柳丫儿扬手要打,他便又咳得要断气的模样。 过路大婶便道,“柳丫儿,人都病成这样了,你还打?” 许星便冲他做了鬼脸。 柳丫儿气结,闷头往坡上走。 顾皎正在坡上和长庚算银钱,算得头晕脑胀。她见许星来,问了一声,“如何?” 许星走过去,“四面人都恨王家,怨气重得很呢。” 恨?那边是民怨还不够了。 “告诉大家,过冬的存粮和明年的种都留够。家中事情忙完,咱们得选一些稍微精壮些的阿叔进山,把那些野菜和野果子什么的,都收起来。这些事,得在第一场雪之前,都做完了。” “夫人,等这几日红薯收完就去。”长庚见她累得两眼黑圈,道,“阿叔们都安排好了,分好几队呢。你就别cao心,多歇几日。” “歇?”顾皎眼皮轻抬,瞥一眼坡下边守着点军衣数的王家少爷,“王家人就等着收完红薯动手了,我可不能歇。” 第106章 跑 柴文茂骑在马上, 慢悠悠地甩着马鞭。旁边的运粮车,首尾摆出去一两里地。 车轮在路面上压出深深的痕迹,牛马也喘着粗气。 世子给的差事,在别处虽然很是不顺, 但龙口居然将缺口全补上了。 红薯啊红薯, 吃口是差了些,关键在能保命啊。 大营里那些兵哥,今冬不必如去岁那般挨饿了。 他心情挺好, 准备回城,去花楼享受一番温香软玉, 犒劳自己。 不想走得半道, 王家父子追了上来。 王家,也是好用。只那种趋利的急不可耐, 着实讨厌。可转念一想, 逐利之人,用倒是好用。他们既等不得要对顾家下手了,他便也不拦着,只捡现成的好处便是。 毕竟, 能在数月间产出几百万粮食的能力, 着实令人眼红,怎么都是要捏在手上的。 这般想着,自然而然露出笑来。 龙口校场。 一列列新兵, 堆满了平地。 两月前杂乱无章的农夫, 土匪, 浪人,现学会了行走坐卧,实属不易。 受训后的第一个任务,便是从龙口出发,跟着郡城来的管带去郡城。顺便的,和押粮车一道,帮忙运粮和防备山匪或者有可能出现的小股京州军。 周志坚果然带了几个穿着鲜亮衣甲的官来,那些人挑着眉眼,似乎很不满意。确实不满意,现时的这些人,根本还算不上兵,个个穿着自家带来的衣裳,手里也混无兵器,寒酸得很。不过,对方也未多抱怨,收了周志坚递来的名录后,便要带队出发。 辜大收着号,跟在顾琼后面往左边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