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节 (第2/2页)
零碎记忆并不多,时不时会冒出些碎片画面。 她也察觉到了“宁秋”和宁致远之间冷淡的关系。 不完整的记忆让宁秋对其中原因一无所知,只隐约记得父女二人的关系从小就很别扭。 但目前的宁秋无心去探究原因,她还未能从世界的骤变中回过神来。 意外和亲人生死相别,宁秋心中除了不舍和难过之外,更多的是解脱。 宁致远对她不闻不问,陶琳只关心打点她的生活日常,对学习上的事从不过问。 宁秋觉得自己像是一只脱离了囚笼的鸟,轻松自由。 即将上高二这年,“宁秋”的发型是标准的齐刘海,女生堆里随处可见。 但这个年代的齐刘海,并不是后来最流行的那种空气刘海,乖巧却厚重。 夏季天热,宁秋白天光是坐在屋子里,额头也会很快湿透。 她担心厚重的头发会捂出痘痘来,遍找楼下的理发店师傅帮忙打薄了刘海,只花了两块钱。 额前的头发薄了一圈,厚重感被轻盈取代,先前那份书呆傻气立刻就不见了。 风吹在薄汗打湿的额头上,带来丝丝凉意,宁秋觉得整个人都清爽了不少。 晚间,她坐在自己的小房间里,把开学需要用到的东西全都准备齐全。 这个年代依旧有文理分班,两个宁秋都一样读的是理科。 值得一提的是,小说作者为了给男主许清澜塑造学霸光环,在书中刻意强调了“宁秋”理科比文科薄弱。 而“宁秋”会选择读理科班,是为了能跟许清澜继续做同班同桌。 由于“宁秋”的轻微偏科,导致她永远都只能屈居年级第二。 但事实恰恰相反,宁秋和另一个她不同,理科才是她的强项。 晚间燥热褪去,宁秋关了灯,躺在床上看窗外的夜空,思绪渐渐飘远。 宁家住在c市,放在几年后也是国内的一线城市,但宁家的房子却离市中心较远,也就是所谓的城乡结合部。 这个年代空气污染不算严重,宁秋能清楚地看见夜空中闪烁的繁星。 小学的时候,宁秋随父母去乡下探望奶奶时,曾见过闭眼前更美丽的繁星。 那时她奶声奶气地跟爸爸mama说,长大了要当一个天文学家。 后来去海边玩耍时看见蔚蓝的海面,她又说,以后想去海底做探险员。 宁mama只当是小儿戏言,笑着哄她,“那秋秋一定要好好学习才行,科学家都是很聪明的,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会。” “你认真学习画画和钢琴,将来就能做科学家啦。” 年幼的宁秋并不懂科学家为什么要会画画和钢琴,但这句话她牢牢记在了心底,并深信不疑。 小时候的宁秋很贪玩,但自小学起,爸妈就已经给她报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特长班。 姑姑说学舞蹈的女孩子有气质,宁mama就送她去学芭蕾。 舅妈说学钢琴能锻炼左右脑的发达,宁mama就送她去学钢琴。 又听说学画画能培养耐心和观察能力,宁mama又给她报了绘画班。 满满当当的行程压得宁秋很累,但架不住她一哭闹,好脾气的宁mama就会生气。 “爸爸挣钱不容易,mama小时候想学都没机会,你该庆幸自己出身在这个好年代。” 这些话宁秋一句没听进去,但她记住了宁mama说,学好画画和钢琴,长大可以做科学家。 于是她不闹了。 学芭蕾学累了,宁秋躺在地上模仿潜水员游泳的动作玩,逗得同学哈哈大笑。 她认真地学习弹奏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经典钢琴曲《星空》,在纸上画小人鱼大战外星人。 每一堂课,宁秋都力求做到最好。 长大后,她终于知道,跳舞弹琴和做科学家没有直接联系。 那是个骗局。 但宁mama也不再逼迫她去学所谓的“特长”了越是成长,需要学习的内容就越多,宁mama让她把重心放在主科目上。 上了高中以后,取代特长班的是各科提高班。 她是父母的骄傲,是“别人家的孩子”。 长大的宁秋有自己的想法。 高二分班她选择了理科,爸妈都没说什么,他们觉得读理科比读文科出路广,表示支持。 有的同学还在迷茫,有的同学已经开始规划未来的人生方向。 宁秋也仔仔细细地认真调查了一番,然后把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写在一张纸上,交给父母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