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节 (第1/5页)
看着三阿哥着急的样子, 胤礽失笑,“三弟, 先披上披风,以免受寒。最近都有什么好事儿, 你应该已经知道的。” “不就是发行《藤萝日报》的那个事儿吗?”大阿哥看不惯三阿哥那急切的模样,擦了一下额头上不断冒出的豆大的汗珠子后,忍不住接了一句。 他和三阿哥今天上午都买了几份《藤萝日报》,不光自己看了,还分别派人送给惠妃娘娘和荣妃娘娘二人。送报纸的小太监们回来后都说娘娘们非常喜欢。 虽然大阿哥不想承认,但是不得不说这个《藤萝日报》,确实也是挺对他的胃口的。大大方方的白话文, 用词简练,配图形象。阅读起来方便快速,显然比那些“之乎者也”之类的书籍更适合他。 他旁边同样在擦着自己满头大汗的多尔吉额尔德尼阿海贝勒跟着听了一耳光, 忍不住好奇的看向太子殿下的方向。 虽然在汉语的读写方面,他的水平很低。但是在日常生活的对话中, 他还是可以听的懂周围人说的大部分词语的。这个《藤萝日报》是个什么新事物儿? “就《藤萝日报》这一件事?”三阿哥表示不大相信。能让太子二哥这么开心的, 就会是一件《藤萝日报》首发的小事儿?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事情, 特别是官办学院这件事的进展。”胤礽简单的把自己收拾妥当,一转头注意到了大阿哥他们这边的动静,就对着这位蒙古来的小贝勒笑了笑, “多尔吉额尔德尼阿海贝勒,可是有什么疑惑不解的地方?” “太子殿下,刚刚我听到大阿哥说《藤萝日报》。请问, 《藤萝日报》是何物?”多尔吉额尔德尼阿海贝勒先给太子殿下行了个礼,再问出他的问题。 虽然通过这几天的相处,这位喀尔喀蒙古来的小贝勒已经充分感受到了,大清太子对他们这些伴读的和善友好,但是他却始终牢记临行前父汗告诉他的汉人处世哲学“少说话,多行礼。” 只是大清的太子殿下不光是蒙古语说的特别流利,能天天和他进行亲切自然的交流沟通,关心他的学习进度和衣食住行;还亲自带着他们这伙小少年搞了几次别开生面的集体聚餐活动,让伴读们之间都开始了互相接触,这让多尔吉额尔德尼阿海小贝勒少了好多,因为刚刚来京城产生的小心翼翼和自闭拘束。 这几天已经习惯了给这位因为初来乍到,看什么都是一副掩藏不住的的,稀奇不已表情的多尔吉额尔德尼阿海贝勒解说;京城里各种新事物的三阿哥胤祉顺口答到:“《藤萝日报》是类似于《京报》的报纸。一本书那么大的一块地方是一个版面,一页有四个版面,一共两张四页,也就是相当于一本十六个版面的小型书籍。” “但是它的内容却是包括了童话故事,童谣民歌,图画,新的服装款式等各种休闲有趣的知识典故。”顿了顿,三阿哥看了看周围其他同样好奇的小伙伴们,继续道:“尤其它里面那些用白话文写的小故事,特别适合汉语不大好的人平时阅读。” “多尔吉额尔德尼阿海贝勒,拉克申贝勒,你们可以考虑下单订购《藤萝日报》,自己试着多读读,应该会对你们汉语的学习有所帮助。我和大哥都一次性订购了三个月的数量。” “多谢三阿哥指点,请问三阿哥,我们要如何下单订购?”一直仔细的在听着他们谈话的拉克申小贝勒。首先表示很感兴趣的问出来大家都关心的问题。他的汉语水平在蒙古八旗子弟中算是好的,可是到了宫里才发现自己的落后。所有的小少年里面,他也就比这位喀尔喀蒙古来的小贝勒强点儿。 “现在已经是五点,估计不超过十分钟,就会有侍卫进来给大哥和我送今天的《藤萝日报》,你们有谁要订购的,就派人和侍卫说一声,把银钱给付了。单买好像是50文左右一份报纸,长期订购的话是一两银子一个月。” 说到这里,三阿哥又在心里感叹一声太子二哥的聪慧过人,每次琢磨出来的法子都让人忍不住拍案叫好。 就说这个长期订购的法子和《藤萝日报》的“铅字”印刷,真的是样样儿都想到了别人的前头。这谁不想一次性多订点儿好省点银钱,省点麻烦?而且那个“铅字”印刷对比一般报房里常用的泥巴印刷或者木板印刷,不光是没有了那股子刺鼻的胶水味儿,还更清晰工整,看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