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捣乱天下_第三百五十六章 那叫福寿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六章 那叫福寿膏 (第3/3页)


    弘威大帝提出的理论,从来没有人想到过的,弘威大帝提出的执政纲领人深省。弘威大帝想出来的点子。够人琢磨一辈子的。

    所以,“有困难问皇上”,已经是大臣们的共识。

    因此,在四月的大朝会上,户部尚书荀攸,愁的走了出来。

    在程闵看来,重臣愁眉,那一定是出大事了,立刻问道:“公达,为何愁眉不展?”

    “启奏皇上。是这么回事……。”荀攸娓娓道来。

    原来,华夏帝国经济飞展,交易量大增。一次交易量,更是之前的千百倍。按理说。交易量大增,税收也是大增,商业达。民间繁荣,作为户部尚书。应该高兴才对。

    但是下面不断反映,钱物交易十分困难。虽说华夏治安很好。但带着几千斤,几十上百车的大钱远赴千里交易,也不是个事啊。

    群臣打开了话匣子。

    老贾诩直诉苦道:“前天家里买个大件,臣扛了一麻袋钱,这把臣这老胳膊老腿累的。”

    程闵一愣,嘴巴一张,心说你这么大的官,没雇下人?然而他琢磨了一番,嘴巴一合,吧唧道:“爱卿身体力行,家务节俭,两袖清风……。”

    这可是皇上对臣下人品的高赞誉,历朝没几个大臣能够得到这样的赞誉,老贾诩乐开了花。

    庞统在一旁看到后,直趔趄。面皮一阵抽搐,心说大叔太无耻了。我昨天看到了,是他家的下人赶着马车去的,什么自己扛的。蒙蔽圣听,卑鄙!

    不过嘛,老贾诩所说,极具代表性。谁家不添大件?又时候还是好几件。这扛着钱去,累不说,也不安全,在家里存着也不安全。

    尤其是大商贾之间的交易,拉几十车钱去做买卖的,数不胜数。

    带这么多钱,无奈招摇过市,迟早是要出事情的。

    “皇上……。”群臣眼巴巴的看着,期盼皇上能够琢磨出一个圣人的点子来。

    哎呦呦。这样孺慕的目光,弘威大帝顶不住,于是,便沉思起来,大殿一时间平静。

    “有了!”

    群臣就要打瞌睡的时候,秦峰大喜道。

    “有了!皇上有喜了!皇上真厉害,又有皇子了!”半迷糊的庞统,喃喃嘀咕道。

    老贾诩急忙捂住了庞统的嘴,心说你小子不要命了,顺嘴瞎胡咧。瞌睡状态的庞统,顿时出了一身冷汗,清醒了过来。

    皇上有国策了!

    皇上的国策那都是圣人论,群臣顿时来了精神,荀攸敬佩道:“不知是何国策,解决交易难的问题。”

    程闵面前的珠帘噼里啪啦乱响,笑道:“纸钞!”

    “纸钞!”荀攸一愣。

    荀彧抱着朝板走了出来,躬身道:“皇上,何为纸钞?”

    程闵顿时不悦,心说你们这些英才,纸钞都不知道是啥?他也只好解释清楚,“就是,就是纸做的钱……。”

    制作的钱!

    纸钱!

    群臣立刻就想到的:那种白白的,圆圆的,中间有一个方窟窿,死人的时候满天飞。“这钱能用?”

    “啊!”

    “啊!”

    “呃!”

    “哦!”群臣受惊,一阵东倒西歪,上了岁数的已经是捂住了胸口。

    昏君!群臣心中惊人一致的想法。用“纸钱”当货币,不是昏君是什么。

    “衍圣公”孔融,当时扑通就跪出来了,仰着头望向龙台。悲呼道:“皇上,不可。不可用纸钱,有损国体!”

    郭嘉、庞统、沮授、田丰等人接连走了出来。拜道:“皇上,这纸钱虽然轻便,但造假太多,不能用啊!”

    程闵一阵尴尬,起身摆手道:“不不不不,此纸钱非彼纸钱。是一张特制的纸,刻画些东西在上面,一贯、十贯……。”程闵也是越解释越混乱。

    这还是纸钱啊。

    “皇上,不能用啊!”群臣都跪了。

    不是经济学毕业的弘威大帝“大怒”。心说跟你们这群老顽固解释不清楚。

    “退朝!”三德子高呼声中,弘威大帝拂袖而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