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年_第8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9节 (第2/3页)

三板哦。我陪着姜经理做新三板两个月,哪一处的细节都晓得。”她打开一包白糖,倒入咖啡,扶着调羹不停地搅拌:“我们组的一个同事说,他想转组,到你们李工的手下做股权。今年的a股行情不稳定,有人预测2018年要千股跌停,姜经理压力非常大……”

    袁彤已开始抿紧唇线,端着一副肃穆的架势,问她:“姜经理推荐重仓的股票,一个接一个翻倍升值,她还有压力吗?”

    “看不到未来希望啊,”余乐乐苦着一张脸说,“姜锦年还好,她有基金经理的名头。我就是个小助理,每天都做琐碎的杂活。新三板的合同书,我改了好几版,李工看都不看一眼。你说啊,我哪里做得不对吗?马上半年度考评开始了,这几个月我过得二五郎当。”

    袁彤道:“二五郎当,啥意思?”

    “南京话,”余乐乐解释,“就是笨呐,二百五。”

    她的言辞,真假参半。

    她还说:“mama叫我来北京体验生活。我更适应南京的天气,想家了,人离乡贱。”

    袁彤指明一点:“南京夏天四十多度吧?”

    余乐乐道:“北京也不凉快啊。”她咬唇,虎牙露出一丁点。

    西餐厅内,宾客逐渐满座。新来的客人们只能等候在门外,雨中撑伞,排成一条长队。袁彤瞥了他们一眼,又将意大利面卷在叉子中,透露道:“李工没有为难你。李工原本就不爱管事。他半路子行家出身,不屑于基础的调查研究。”

    余乐乐嘟囔道:“他没本事,手里还掌权。”

    她忘记姜锦年的叮嘱,坐在男朋友的面前,直抒胸臆:“他占着组长的位置,正经事都不干一件,早点退下来让给姜经理算了。”换做任何一位同事和她聊天,余乐乐都不会讲出类似的话。但是很奇怪,她在亲戚好友——譬如父亲、母亲、男朋友的面前,经常遗失了分寸和顾忌。

    父母纵容又维护她。但是男朋友不一定。袁彤拿起餐巾纸,擦掉嘴边的酱料,云淡风轻道:“李工有他的任务。他忙他的,你忙你的,同事们互不干扰。”

    余乐乐轻声细语地呢喃:“脏活累活还不都是我和姜锦年在做?”

    她一开始在装腔作势,这会儿真的冒出怨愤:“你,我,还有姜锦年,我们三人同一天进公司。我和你岁数一样的,姜锦年比我们大三岁,她的经验、能力、教育背景都比我们强……”

    袁彤打断道:“哪里比我强?我并不笨,我不知道罢了。”

    他或许是心急了,没有表述清楚。他的确切意思是:那些投资的技术和窍门,他也不是学不会,他并不笨。他缺一位引导的老师,将一系列方法传授给他。只要他知道了方法,融会贯通,一定比姜锦年更强。

    金融行业,如此凶险。有人自学成才,有人被环境熏陶,有人受大师点拨,还有人抓住了最准确的时机——于是,市场上总有一批投资者,能在逆境和顺境中乘风破浪。

    这是袁彤未来的目标。

    他要成为投资大师。

    可惜,余乐乐没听懂他的深意。她直截了当地问:“你嫉妒姜锦年的本事?姜锦年为公司带来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润率,重新调整了团队,引入新的绩效考评模式,还做成了高效分工,扛起了新三板项目。她真强啊。有人说陶学义像她这个岁数时,都没她这种能力。”

    袁彤的餐刀和餐叉同时撞到了盘子。

    “叮铃”一声脆响中,他疏忽地随口一说:“这算什么,她都自身难保了。”

    自身难保?

    余乐乐猛然记起,某天乘坐电梯之前,她和姜锦年偶遇了柒禾金融的纪周行。当时纪周行还说了一句话:注意安全,姜小姐。

    那天的余乐乐脚步匆匆。她没来得及看清纪周行的表情,她只记得他的挺拔背影,低缓的声调,握成拳头的左手,透着一种让人不可忽视的警告性。

    余乐乐一瞬间脸色大变,脑子里有什么东西轰然爆炸,以往的信念不堪一击地倾塌了。因为,她刚刚听来的消息,竟然是袁彤告诉她的。这表明了什么呢?袁彤也参与了那些事。但他没有自责,没有愧疚,只有一种理所应当的从容。

    好像他在顺应天命。

    余乐乐强作镇定,笑道:“姜锦年干不久了?她对我不好。”紧跟着,余乐乐说起了反话:“她就像念书时候的抠门学霸,什么东西都不愿教我,硬逼着我加班加点干活。彻底把我当丫鬟……我以前在券商做分析员,那都比不上现在辛苦。”

    讲完,她的气血涌向五脏六腑,四肢变得冰冷又僵硬。而袁彤那厢已开始敞露心扉:“姜锦年得罪了张经理。李工和张经理是十年的老交情,他们改了什么东西,推给姜锦年签字,那天把文件递给姜锦年签字的人是我。她做不长了吧,你能行吗?你跟主管申请,要不调来我们部门?”

    袁彤一向寡言少语。

    今天这顿午饭,他说了不少话。他的感情并未掺假,爱意真挚,关切十足,但他的男性吸引力大打折扣了。说白了,余乐乐和他谈恋爱,是想同他亲热,乃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