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6节 (第3/3页)
侯夫人忙安抚她,又道:“既然如此,我回去跟你父兄商议商议,且看他们是什么想法。” 冯潋楚拭泪道:“父亲从来胆小,母亲千万多劝着些。女儿能不能出头,就看这次了。” 次日早朝的时候,西闲还在睡着。 等睡足了起来,才见阿照等人都满面喜色。 西闲不知如何,阿照上前服侍,又悄悄地在她耳畔说道:“可要先恭喜娘娘了。” “恭喜?”西闲诧异。 阿照喜滋滋道:“可不是要恭喜么?只怕娘娘以后……就不住这甘露宫,要去凤安宫了呢。” 也不知是因为天气的缘故,还是这一胎的缘故,西闲近来想事情格外的慢,过了半晌,才明白阿照这话的意思。 当下忙问为何如此说,才得知,原来是威勇侯在早朝上了一份折子。 那奏折里说后宫有帝无后,阴阳失衡,天下百姓只知有君父而无母仪天下之人,未免导致人心惶惶。如今林贵妃贞静懿德,贤良宽仁,且又是太子生母,于情于理,于家于国,该被立即册封为皇后。 第153章 0808一更 及早册封皇后, 对一个皇朝来说是合情合理、很该进行的。 但对本朝而言却有些特殊, 一则是先皇后才去不到半年, 二来……毕竟现在的这位贵妃娘娘,对众朝臣而言,可不算是一位最佳人选。 虽说贵妃是太子的生母, 但……太子一则年幼, 二来, 朝中许多门楣显赫的贵戚朝臣, 哪一家的女子出身都比林贵妃要高贵,如今又有几位贵主入选后宫, 其中自然不乏巴望后位者。 所以大家对这个话题, 同样都是心照不宣地不肯提起。 事实上,假如西闲在朝中有背景,那早就会有人迫不及待地上书了。 只是想不到,第一个出声提议的,会是威勇侯。 威勇侯虽不掌握实权,但却是世袭的爵位, 论家中的功绩可追溯到开国, 可算得上是老资历的簪缨世家,同一干朝中老臣的关系向来也甚好。 他突然在早朝提议如此,把众人都惊呆了。一则是因为措手不及, 二来都碍于威勇侯的情面, 所以一时之间竟没有人提出异议。 但是没有人知道,就算上了这份折子的威勇侯, 也吃不准皇帝会是如何反应。 朝堂上出现了空前的令人尴尬而微妙的沉默。 沉默中,威勇侯的额头已经出现了细密的汗珠,他向来很少做这种冒头的事,这短暂的寂静让他六神无主,几乎要晕厥过去。 他甚至暗暗地有些后悔自己的冒失。 最终打破沉默的是赵宗冕的笑声,皇帝笑道:“难得、难得啊,老侯爷竟然还想着贵妃。”他连连点头,把手中的折子合了起来,“说起来贵妃自打跟了朕,好像没享过什么福,苦倒吃了不少,还有好几次性命攸关,当然,黑锅也背过……” 朝臣们听到最后一句,面面相觑,知道皇帝又在指桑骂槐。 赵宗冕道:“朕也甚是心疼,很想补偿她,尤其是近来她又怀着身孕,身子很不适,但却还强撑着处理六宫的事,先是孝怀皇后,又是选妃……她都料理的井井有条,明明是弱质女流,这处事的谨慎明白,恭谨兢业,竟不比在座的各位大人们差呢。” 威勇侯总算反应过来:“是,臣也是察觉了贵妃娘娘如此体沐贤仁,很是感怀呀,娘娘虽是妃位,但所作所为,娴雅大度,早就堪比皇后风采了。” 众朝臣看看赵宗冕,又看向威勇侯,如果不是深知威勇侯素来的为人,只怕要疑心皇帝是在跟他串通起来,一唱一和了。 赵宗冕点头叹道:“何尝不是呢?老侯爷你如此明白,朕心里甚是安慰,可见这满朝还是有明眼人的。” 威勇侯也露出笑容:“臣不敢当,只是说明实情罢了。” 赵宗冕道:“怪不得冯贵人常常说老侯爷最通情达理……” 满朝文武都是一愣,威勇侯也怔住了,冯潋楚几时成了贵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