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5节 (第1/2页)
就是隔壁村,十来里地的事儿。 姜明杰眼前一亮,那就更好了,他和弟弟一起来老家! 姜母无奈,哄他,“咱们今年先不回,下次要回肯定带你,不过你得先把作业写好了。” 姜明杰小朋友太调皮了,他爸认为该让老师教一教,于是让他上幼儿园去了,作业很少但还是有的。 他一个字没写,于是被哄着走了。 姜宁笑着摇摇头,抱住活蹦乱跳的大儿子,揉揉他的小脑袋,她只希望好天气能一直持续下去。 这年头出行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带小孩子,安安才两岁,遇上雨夹雪的天气就够呛的。 她顺利如愿了,到了出门那一天,温度虽然有点低,但天气确实很好。 一家人都起了一个大早,吃了早饭,赵向东和姜宁轮流抱了乐乐,很舍不得她。 “乐乐要乖,在家听阿婆的话,爸爸mama和哥哥很快就回来了。” 小女婴今儿醒得早,也不哭,睁着一双黑琉璃般的眼睛,定定瞅着母亲。 姜宁心中不舍愈发浓厚,她亲亲闺女的小脸蛋,赶紧将襁褓递给她妈,“走吧。” 再不走,该舍不得走了。 “走咯,走咯!” 安安穿了一件黑色的羽绒服,他妈特地给他设计的,帅气得很,衬得一张胖脸格外白皙。 他冲出去院子,往门口蹦跶,大黑大黄追着他摇尾巴,他咯咯笑着,非常兴奋。 等上了车以后,他坐在他爸怀里,“meimei?我meimei呢?” 他小meimei哪儿去了? 小家伙一脸困惑,东张西望,又扒在前座椅背上,往舅舅和外公怀里瞅了又瞅。 姜母和刘慧芳留在家里照顾孩子,送他们的是姜父和姜红兵兄弟,刚好一车坐了,安安当然找不见meimei。 姜宁把儿子抱过来,温声哄道:“meimei还小,这回出门不带她了,她留在家里阿婆带着呢。” meimei不去,安安不是很乐意,好在他人小,比较好哄。等进了火车站看见人头涌涌,还有绿色长长的火车,他目不暇接,很快就被转移了注意力,忘记那茬了。 一家人两年多没回去,行礼虽然一再精简,但依然装了满满两大箱子,还收拾出一个大背包。 这三样都挺重的,好在不管是赵向东还是送人的姜家父子,力气都有的是,很轻松就搬上了车。 赵向东在前面开路,姜宁抱着儿子跟着,她爸和她哥在后面护着,很顺利按票找到卧铺车厢。 这年头的卧铺车厢比较简陋,狭小的车厢内左右各三个铺,赵向东定的是两个下铺。 他如果一个人睡哪都无所谓,但媳妇孩子都在,他必须盯着才安心。 姜宁做好了心理准备,这环境她觉得还成,虽然寝具有些旧,但有窗有门,都活动自如不影响开关。 姜父和姜建设兄弟轮流叮嘱了好些话,两口子仔细听了,等车厢再有其他乘客到位,他们不走显得拥挤,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姜宁这位置能看见站台,她和儿子凑在窗前等了一阵子,姜家父子下了火车,往这边眺望,母子俩赶紧挥手。 安安扯着小嗓门喊:“阿公!舅舅!” 离得不近,这声音被风吹散了,不过姜父那边手挥得更欢了。 “mama,阿公舅舅?” 姜宁摸摸儿子的小胖脸,无奈哄道:“安安乖哈,阿公和舅舅也不去呢。” 安安十分失望,撅着小嘴伸着脖子往窗外探,姜宁只好使点儿劲把他按住。 又等了十来分钟,汽笛长鸣,火车“况嗤况嗤”由慢到快,缓缓驰出车站。 第144章 这是姜宁这辈子第二次坐的火车,比上回好过多了, 小小的车厢虽然简陋, 但最起码不会人挤人, 气味也没有太混杂难闻。 不过也仅此而已, 绿皮火车噪声大, 也不甚平稳,要说多舒坦是没有的。 安安一开始很兴奋,在铺位上蹦跶,又要他爸抱着去窗边瞅风景。 等旅途过了小半, 新鲜感消褪, 小胖墩就焉巴了,爸妈说不能出门,他只能恹恹趴在母亲怀里。 “安安睡吧, mama抱你睡。” 只有四五个小时的车程, 姜宁也没躺下,只竖着枕头靠坐在窄小的铺位上。她伸直腿, 让儿子坐在自己的大腿趴在自己怀里睡觉。 “你睡一觉咱们就到了, 到时候mama叫你好不好?” “好。” 安安揉揉眼睛,打了个小哈欠闭上眼睛。 铺位挺窄的, 赵向东身材高大健硕,要是挨过去坐恐怕挤得姜宁的腿难受,他就坐在对面下铺。 等安安睡着后,他就把儿子接过来自己抱着,对媳妇儿说:“你眯会儿吧, 今儿起得早。” 赵向东说着,就解开自己的军大衣,将儿子裹进怀里。这车厢冷得跟冰罐子似的,孩子穿得厚实醒的时候没啥,但睡着了总需要更暖和一些。 这个恋人之间的经典动作,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