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相关1,大和级战列舰 (第1/2页)
大和级战列舰是日本帝国海军设计建造的的战列舰,历史上该级舰艇计划建造四艘,最终建成了两艘:大和号与武藏号(三号舰改为航母:信浓号)。 1934年日本以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为假想敌制定了新的国防方针。1936年日本退出伦敦海军限制军备的谈判,日本海军明确提出在西太平洋海上截击假想敌美国海军舰艇编队的战略。日本海军在主力舰的数量方面无法同美国海军抗衡,决心以单舰的威力来抵消对方在数量上的优势。新型战列舰的设计任务开始于1934年。1937年日本海军制定了quot;03舰艇补充计划quot;,确定建造2艘大和级战列舰。 大和级战列舰舰体长宽比为6.76:1,为主炮射击提供了稳定的平台并尽可能缩短了重装甲覆盖的面积;舰艏上部明显前倾并大幅度外张,其前甲板内侧的细腰部呈内凹的曲线状,其形态与美海军的依阿华级战列舰相似。采用球鼻艏配合船体良好的线形设计,使舰体的减阻性能十分优良,以15万匹马力的主机功率使航速 超过27节;大和级的舰桥为日本特色的塔式舰桥,高达45米。舰桥之后是单烟囱,容纳通向各锅炉的烟道,烟囱尽量向后倾斜远离舰桥,以避免排烟影响舰桥工作。舰艉露天甲板之下有容纳舰载飞机的机库与舰载小艇的舷侧隧道状艇库。大和级战列舰以其装备的9门460毫米口径巨型主炮闻名于世,是当时口径最大的战列舰主炮,炮身重165吨,主炮炮弹重1460千克,三联装主炮炮塔的旋回部分重约2700吨,相当于当时大型驱逐舰的排水量。在舰桥之前的前甲板呈背负式布置两座主炮塔,舰体后部布置一座主炮塔。4座三联装155毫米口径副炮是最上级重巡洋舰改装时拆卸下来的。与主炮塔相邻的副炮塔防御能力薄弱,弹药库距离过近,一旦中弹损害容易波及主炮弹药库,为此后来还专门强化了防护措施。大和级重视防护,是当时防御装甲最厚重的战列舰,按照设计要求,舰体防御装甲能承受自身460毫米口径火炮在2万3万米距离上的打击;两层水平装甲厚度合计超过25厘米,能承受800公斤航空*的攻击;在甲板的烟囱开口处使用38厘米厚的蜂巢状装甲;水下防护能力按照能够抵御400公斤*爆炸当量的标准设计,其要害部位的装甲防护可谓是面面俱到。大和级战列舰是名副其实的是历史上最大的,主炮威力最强、装甲最厚重的战列舰,号称世界第一战列舰。 一号舰“大和”号1937年11月4日开工,二号舰“武藏”号1938年3月29日开工。在建造过程中日本采取了极为严格的保密措施,使得各国海军很长时间里无法掌握到大和级战列舰的正确情报。 另外,根据quot;04舰艇补充计划quot;开工的该级三号舰“信浓”号于1942年在建造中改建为航空母舰,四号舰(111号舰)在1940年11月动工,于1942年3月停工。 1937年日本海军制定了quot;03舰艇补充计划quot;,确定建造4艘大和级战列舰。一号舰“大和”号(yamato)1937年11月4日开工,二号舰“武藏”号(musashi)1938年3月29日开工。在建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