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4节 (第2/3页)
大家皆大欢喜各得其所!” 甄太师直起身子,没有畏惧于永宁侯强大的威势, 而是大踏步上前取过搁置在案上的明黄绢布。身后的左相也不甘落后地跟上, 朝堂之挣关乎身家性命权势利益, 他必须知道永宁侯作何打算! 将伪造的圣旨拿在手里, 甄太师一目十行扫过, 大意是假永平帝遗命,叹息国家遭遇不幸,皇室凋零, 新君年少,故而托孤于‘黑旗军’大将军永宁侯韩重,令为辅政大臣,扶持新帝登位。还有在新帝亲政前,军政大事悉决于永宁侯! 等甄太师和左相看完,跟着的大臣也纷纷上前观看,眉宇间都是不可思议!他们想破口大骂,呵斥永宁侯是异想天开,可是触及地上未干的血迹,又胆怯地忍住了! 永宁侯不仅伪造的不仅是一份圣旨,上面还有一张已经书写完毕的圣旨,甄太师抖着手拿起来看过去。 其中一份竟是以新君的名义,封永宁侯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领全国武事! 有统领全国兵马实权在手,又有遗诏赋予辅政参知政事之权,永宁侯到时不是谋反而胜谋反,大权集于一身! 这将皇权置于何地,小皇孙即使登上帝位,也不过是一名傀儡有名无实! 放下圣旨,甄伦即使心里已经有所揣测,对于永宁侯的图谋还是心惊不已:“陛下并没有此遗命,将军如此狂妄悖逆,分明是想颠覆朝纲图谋不轨,恕老夫不能苟同,万万不会承认!” 永宁侯似乎不以为意,轻笑一声道:“左相呢,也不愿意?” “荒唐,荒唐!”左相愤怒的出言指责,“简直是荒天下之谬,永宁侯不过行伍出身徒有匹夫之勇,不通古今文史,却妄图临朝辅政。从来就是文臣治国,永宁侯没有丝毫治国经验就想一步登天攫取朝政,你这分明就是想谋朝篡位,其心可诛,本相绝不会让这封圣旨见于人前!”他义正言辞地道。 左相也惧怕永宁侯的刀剑,也未必有多么的忠心,可是他不能退步。这不仅仅是文武之争,更是权利之争。文臣代表着天下读书人的利益,他们的也有自己的政治诉求,代表着是一整个阶级!一旦被永宁侯占据了权利,就失去了朝堂上的话语权,永宁侯仰仗的是军中势力,他会不会挺拔武将而打压文臣,文臣失势哪还有前途可言! 而且往最糟糕的想,万一朝廷因永宁侯而‘重武轻文’,那岂不是家族后辈子弟都要弃文转武!俗话说的好,上行下效。因警惕武将上位者推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由此文风蔚然,全国视读书为晋身上升的通道,而武将沦为了不屑之流! 要真有那么一天,向来以文传家书香传世的左相能气死,他不能想象以后家族没落没有了晋身之道,所以哪怕拼着一死也不能让永宁侯得逞,那关乎到家族传承大计,而不是简单的政治斗争。 政治上即使失败了,只要家族子弟还有读书人就有重新崛起的希望,而改换门庭那就是痛入骨髓的损伤啊! “左相确定?”永宁侯不怒反笑,即使被骂为粗莽武夫也不见怒容,而是淡淡地道,“本侯一直以来都很想见识一番文臣的骨气,除了在朝堂上夸夸其谈口若悬河,是否当真可慷慨从容赴死?如今,就让本侯来一睹左相的风采,就委屈左相充当杀鸡儆猴的那只‘鸡’吧!” 他是真的不介意杀人,如果有人反对抵抗,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哪怕是杀个血流成河,他也要踩断他们的骨头,直到他们跪地俯首为止! 随着永宁侯的冷笑,莫子安应声而入,拔出长剑冰冷地指向左相! “你这个小人,逆贼!我乃朝廷重臣,没有圣旨是你能说杀就杀的,你的阴谋必将大白于天下,到时勤王大军到来必将取你的狗命!”左相全身发着抖,但还是喝骂不休,只是眼珠不住不安地转动着! “永宁侯住手,堂堂一国丞相,岂能是说杀就杀的!”甄太师目张欲裂。 永宁侯淡淡一笑,颇为有趣地指着左相道:“这个匹夫说得冠名堂皇天花乱坠的,当我不知道他是什么货色吗?他几次削减边关军费,美其名曰节省耗费,可是一大半就被他巧立名目中饱私囊!他的族中子弟都有在朝为官者,哪个没有喝过兵血染指过军粮!他的学生任户部侍郎一职,却贪污军费层层克扣,到了军人手中的十不存一,何其贪婪!” 他轻声道:“多少边关战士忍饥挨饿缺医少药,而你们身处繁华膏粱之地,享受着他们打拼出来的太平,还要辱骂轻鄙他们的付出!本侯今日杀他,固所愿也,只为一个痛快!朝廷丞相又如何,欺我兵士,当杀!” 左相勃然变色,他张口欲言,而永宁侯已经不耐烦听! 随着他的最后一个话音落下,莫子安轻巧地刺出一剑,左相面孔可怖地扭曲着,眼里闪过求生的欲望,不想相信自己真的这么轻易就死去了! ‘咚’的一声,却是那些大臣中有再忍不住心中恐惧的膝盖一软跪倒在地,这些朝臣中有多少干净的?他们大都打压过武将,从他们攫取过好处。人终究是贪生怕死地多,能活着谁想死呢? 他们哪一个不是寒窗苦读,煎熬多年才爬上高位,荣华富贵还没享尽呢?别说永宁侯想当辅政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