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致富手册_第1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节 (第2/4页)

一个月下来也才挣五六块钱,至于曾经的二伯娘方芳在与不在一个样,在家不干活,又不下地挣工分,白白的要折进去一份口粮。

    堂哥傅小饼和大哥傅小米要上学,只能暑假下地,平日都是在家帮着做些家务,而他们能做的也是拔拔草打打猪草之类的,算一个工分,一个暑假下来估计也才挣三块钱,二哥傅小饭和小堂哥傅小馍还没满六岁,没上学的孩子都是负责放牛看羊,一天也是一个工分,一个月有一块五毛钱。

    傅小雨在心里打着算盘,傅家一大家子,一个月的收入是七十二块钱左右,而吃饭的人有十一个,加上她就有十二个人,那些钱平均分摊到每一个人身上只有五六块钱。

    这个时候的物价大致是这样的,rou每斤七毛五一斤,盐每斤一毛五,鸡蛋两三分钱一个,碾米要票每斤一毛三分四,油每人每月三两,口粮每人每月三十斤左右,还是粗粮细粮加在一起,这些都需要工分来换,不够工分的还得补钱,工分多,分够了粮钱的可以换钱换其它的票据。

    在这个时代,家里的老人每过一段时间都要把家里的米从新量一下,怕吃过了月尾饿肚子,真真是只够填饱肚子而已。

    这还是年成好的时候,年成不好连肚子都填不饱,要往山上去找植物果腹,六零年灾荒时期,连土都有人吃,饿殍遍野,惨啊。

    咳咳,扯远了!

    傅小雨总结了一下傅家为什么会这么穷,一是人口太多了,现在住在傅家的就有十二个,加上部队的大伯一家四口,和死去的两个姑姑,两个堂姐,就有二十口人。

    第二,没有一个有技术有正经工作的人,家里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一家子都是地里刨食的农民,一年到头靠着那几个工分过日子,连温饱问题都勉强解决,更别提有富余了。

    要不是在部队的大伯一家时不时照应,傅家哪里才饿死那几个人?

    虽然这个时候越穷越安全,但保命也很重要啊,落到饿死的地步,成分是安全了,命没了也一样白搭!

    傅小雨在心里暗下决定,她要想办法让家里的日子慢慢好起来才行,奈何自己还没一岁,很多事情都做不了,所以只能把希望寄托到家里人身上了,她一直在找机会让家里人觉悟,如今听到奶这话,哪能不激动。

    看来傅家的转折点就是这次分粮了!

    第19章

    傅有田看着老娘:“娘, 不种地我们能干啥?”

    傅老太被问住了,一时间答不上话来,是啊,这一大家子人,要学问没学问,要手艺没手艺,不种地能干啥呀?

    傅小雨又黑又大的眼晴滴溜溜在大家身上扫过, 最后落到了正在低头沉思着什么的满姑傅冬月身上,把自己内心的想法传送给了她。

    突然一个想法在脑中生成, 傅冬月福至心灵, 当下就说:“爹、娘,要不让我二哥三哥去学一门手艺?”

    傅老太想了想, 点头:“这倒也算是个出路吧!”

    傅有粮眼睛也是一亮,要是学了手艺就可以不种靠种地这点微薄的收入养家了。

    “学手艺?学啥手艺?去哪学呢?”傅有田问。

    一家子刚燃起的希望又灭了,是啊, 没门路,去哪里学手艺?而且家里也拿不出钱来交学费呀!

    见天又被二伯给聊死了,傅小雨有些恨铁不成钢, 把想法传给了自家温柔聪明的妈。

    李秀芝想了想说:“娘, 要不让二哥和有粮去舅家帮忙砍树?”

    “对对, 三嫂说得对, 上次小雨满月的时候舅来不都说他们那缺砍树和装车的人吗?”傅冬月立即附和。

    傅老太点点头:“我可以和你们舅说一说,只是老二老三,你们愿意干吗?”

    “愿意, 只要比现在强一点,我啥都愿意干。”傅有粮说。

    傅有田倒是有些迟疑,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愿意是愿意,但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