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节 (第2/3页)
,还间接地拉动了外卖行业的销售额。关于她的事迹,更是传呼其神。 不少客人在点外卖时,都会备注:“我要指定外卖小妹!” 有些自媒体还走上街头,采访了一些市民。 在问起他们为什么希望宝灯给他们送外卖时,一连几个市民都腼腆地说:“大概是坏人碰上她都没什么好下场,吃她送的外卖,总有种我自己的安全得到了保障的感觉。” 可宝灯只有一个,不可能送完指定的外卖,于是当客人们打开门,看到门外站着宝灯,不亚于撞大运,对她十分热情。 这些人里,有送宝灯东西,有想加她微信,还有希望能和宝灯合照的。 渐渐地,宝灯面对“粉丝们”的要求,游刃有余。 “东西我不能收,我们公司有规定。” “不好意思,微信是不加好友的。” “合照?好呀。” 但凡幸运地得到了宝灯合影的人,都会兴高采烈地把照片发到朋友圈,引得一众朋友羡慕连连。 那段时间,宝灯大有和“锦鲤”划等号的感觉。还真别说,吃了宝灯送的外卖,客人们都会不同程度地交好运,只是他们没把运气变好的情况,往宝灯身上联想罢了。 沈铮还偷偷点过几次外卖,可是他的好运似乎在开车载宝灯送外卖那天用光了,一次也没碰到过她上门。 好在他和比别人多了一次机会,元宵节那天,他按照约定的时间去接宝灯,两个人一起去孤儿院。 上车后,沈铮挪揄地笑着:“请问这位网红外卖小妹,你还生我的气吗?” 宝灯掐着腰,气鼓鼓的模样十分可爱:“你还说!” “错了错了。”沈铮其实是在关心她,“出名以后,你的一部分成长经历被发在了网上,似乎还有人给你开了一个捐款通道?” 宝灯:“嗯,不过我自食其力,拒绝了好心人的资助,并且我分享了孤儿院的捐款渠道,因为那些孩子,比我更需要帮助。” 女孩儿坦荡心善,令沈铮十分动容。 他知道,如今宝灯在网上,成了“努力”“勤奋”的代言人。如果那些人知道宝灯的微博,恐怕她会瞬间涨粉数十万。 说起孤儿院的大家,宝灯情绪低落了些:“这些孩子中,有因为亲人过世被送来的,也有天生残疾被抛弃的。还有些,早年被拐走、被打残强制乞讨过,受了很多的苦。比起他们,我已经算是幸运的了。” 她接收了原主的人生,这大半年来,感触良多。救助孤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 她和沈铮说:“三月份,我要参与拍摄宣传片,到时候我得到的报酬,准备捐给福利机构。” 这世上,不仅云城一个孤儿院,也不仅只有这些孤儿。宝灯凭一己之力,或许帮助不了所有人,但在她能力范围内,能帮一个是一个。 沈铮很难形容他现在是怎样的心情。敬佩,心酸,怜惜等等,糅杂在一起。 过去的二十二年,他对公益救助,没有太深刻的理解。是宝灯改变了他。 谈起那些孩子,宝灯的目光如此柔和,以至于沈铮快藏不住眼底的爱意。他很想问,宝灯,你怎能如此迷人? 他们到时,孤儿院的“小演出厅”已经布置好了,因为年前年后的一笔笔捐款,孩子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 宝灯和沈铮落座后,才发现不光是他们两个来看演出,还有一些长期资助孤儿院的好心人,也受到了邀请。 宝灯左边是沈铮,右边则是一位谢顶的中年男人。他正低头看着手机,有孩子跑过来同宝灯打招呼,叽叽喳喳的,似乎影响到了他,令他连连皱眉。 孩子们围在宝灯身边,大声问:“宝灯姐,这个大哥哥是谁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