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1节 (第2/3页)
的话,我怎么觉得你不应该作个卫士,你应该做一个谋士才好!” 张玉彪笑了一下,并不以为意,又接着道:“还有第三点,其实刚才我也说了,尉迟义还是担心身后会被别人偷袭。他从北地抽出二十万大军南下,如此规模的兵力调动,不可能不惊动契丹人和北汉,这两国都吃了尉迟义的大亏,尤其是契丹,他们的十几万人马,都在大名城下化为乌有,对他早就恨之入骨,一旦京城真得开战,说不定也便是契丹人大举兴兵南下的时候,到时,尉迟义攻不下开封,尹凯若再与契丹联结,许以土地和金帛,说不得契丹人真得和尹凯结盟,尉迟义就有两面受敌的危险。” 听完了张玉彪的分析之后,就像是张玉龙一样,许八郎也像是看着一个怪物一样得看着他,心里面暗暗得欢喜,自己的这个内弟,也许才是真正的太平寨的领兵统帅! 第1卷 巍巍太行 第472章换天(二) 第472章换天(二) “就算是尉迟义愿意跟尹凯来谈判,但是我们要怎么说服尹凯,同意跟尉迟义谈呢?”张玉龙不由得问道。 张玉彪看了自己的大哥一眼,在他们三兄弟中,虽然大哥担负着在家里劳作,照顾父母的重任,却也是三个人中最笨的一个,相对于来他和张玉虎来说,也是最没有见识的一个。 但是,大哥张玉龙却又是他们最信得过的人,就像如今张玉龙掌管着太平寨的谍报事务一样,大的贡献没有,却少有出错。 张玉彪一笑,道:“对于尹凯来说,可谈的事情多了,如今他虽然拒守着京城,但是地位并不稳固,怎么说,他也是顺昌皇帝贬斥的京城防御使,虽然新皇登基,又重新任命他为京城防御使,恢复了他以前的各种爵位,那也是因为他此时大权独揽的结果,在外人看来,他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罪魁祸首。” 许八郎与张玉龙不由得对视,他们两个人都没有往这方面多想,对于他们来说,尹凯是他们的朋友,也是和他们理念相同的,尤其是对付尉迟世家来说,他们是同一个联盟里的人。 张玉彪接着道:“只是,要想令尉迟义退兵,肯定是不可能的,尉迟三兄弟,一定是要步列朝堂的,他们与新皇可是甥舅关系,要比尹凯亲密多了。尹凯与其在京城里被朝臣和新皇嫌弃,他还不如带着他的兵,到外面当一方的诸侯,顺昌皇帝生前不是外放他为蜀中的安抚使吗?也许他更适合前往蜀中建功立业!” 许八郎点着头,想了想,答应着道:“好吧,我便勉为其难,看看能不能化解这一番的厮杀吧,也算是替京城的百姓,替天下的百姓做贡献一点儿的心力!” 当下,许八郎带着张玉彪,先往了尹凯的府第去见尹凯,此时的尹府,俨然成为了京城的战备指挥处,来来往往的军官与传令兵、斥候络绎不绝,见到许八郎来到,尹凯亲自相迎,对于他来说,如果能够得到太平寨十万大军的支援,起兵攻下河内,那也是对尉迟义的一种威胁。 只是,当他听到了许八郎的来意,要他与尉迟义讲和之时,不由得犹豫了。 就他而言,对于这场固守京城的守城战,并没有多少的胜算,他要防外的同时,还要防内,毕竟朝中他的羽翼也不丰满,反而一朝尉迟世家的门徒,随时会给他扯后腿,挖墙角,令他焦头烂额,防不胜防。 他也知道,自己如果真得死守京城不走,也不会有什么好的下场。庆隆皇帝虽然是他所立,年岁又小,还不能亲政,必须要有一个人辅佐。而他,实际上也并不得赵举的喜欢,每当他出现在赵举面前的时候,这个小皇帝眼睛里露出来的并不是信任,而是恐惧。 先不说此时,他还没有办法令城外的尉迟三兄弟退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