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6节 (第3/3页)
倒成了客,唉!平日的情意都是假的。” 小简氏气笑了:“二嫂真是没道理,我好心好意,拿十二分的心来待你,你倒来编排,心宽体胖,你白生得肥嫩,心却是窄小一条。” 大简氏乐了,啐道:“你的心才论条。” 小简氏回嘴:“是我的错,口条才论条,二嫂不管哪条都是利害的。” 何栖依在曹沈氏身边听她们妯娌逗嘴磕牙,乐不可支,她这般亲近,曹沈氏更是乐得没了眉眼,道:“我们先不忙事,等她们收了领子毛。” 许氏吃了一口果茶,笑道:“那还能做得什么事?放着她们不管,哪肯消停。” 何栖又叹曹家热闹。 曹沈氏也怜惜沈家人少,枝不繁叶不茂,打虎还要亲兄弟,独木难支,沈计又还小,等得长到兄弟二人守望相助,还要好些时候。想想都替何栖沈拓cao心,年轻轻便要顶门立柱,拍拍何栖的手,疼惜之情满溢。 许氏问道:“施家小郎君出去派差,许久未到家了吧?老二上回转着圈找他吃酒,只不见人。” 何栖将眉一蹙,既担心又生气,道:“阿翎没分寸,连个口信都没有递回来,也不知在外什么景况。” 曹沈氏等人听闻,俱静了下来,许氏犹疑 道:“施小郎是办案的,许是不便递信。” 何栖道:“大郎也生了气,前几日还气呼呼的, 扬言:等阿翎回来,要教训一顿,又不是小郎,这般散漫不羁,累家人牵心挂累。” 曹沈氏忙道:“大郎手重,可不能打坏了施小郎。”又横眼许氏,“别学了老大,打儿子跟打贼偷一样,只往死里打。” 许氏无奈:“夫君火气上头,哪个拦得住?也只二叔力大,才护得一二。” 曹沈氏生气道:“你只不来告诉我,我不信我去他还敢打?” 许氏、大简氏、小简氏均笑起来道:“家婆说笑,还能烦劳您老人家,岂不是让他人唾弃我们不孝。” 曹沈氏笑道:“还听人话舌?看人的听人的,也别活了。” 许氏等人奉承道:“唾沫星子淹死人,我们到底不及家婆豁达。” 曹沈氏道:“不过活得老,都要死的人了,一只脚进了棺材,哪管别人的碎嘴。” 许氏等忙换了脸色道:“家婆又说这些戳人心窝的话,我们只盼着家婆长命百岁。” 何栖笑道:“姑祖母说要教我祭河祭船,怎说起不吉的话?昨日特让人递信给表伯,让他们起锚开船回桃溪呢。姑祖母积岁积福之人,见识不凡,正要您老人家指点呢。” 这事曹家三兄弟已经知晓,女眷却是刚听闻,个个展笑开颜,许氏尤是,笑得念声佛:“可算要回了,桃溪水通,祭礼都备上了,我还想着开口问侄媳呢。只一时也不好开口,阿英办的是大事,做娘的,哪能误他的前程。” 何栖道:“儿行千里母担忧,英表伯孤身在外,大伯母岂有不挂念的?哪里不好开口相问。” 许氏笑道:“问了他也不能早归,不如不问,左右都是一个牵肠挂肚。”又意味深长看着何栖道,“侄媳岁轻,还不知这些事。” 大简氏道:“许过不了多久就知晓了。” 何栖听她二人意有所指,微红了脸,只笑颜相对。曹沈氏拉她手道:“不慌,孙侄媳过门才多久,早着呢。” 何栖谓叹,曹沈氏实是个开明之人。 几人说了几句闲话,这才商议起祭河祭船的事来。 曹沈氏道:“都说新道难走新桥难过,动土动地,哪个不惊一方神灵的?古早祭河还有拿活人祭的,往水里一扔,没了声息。咱们这边倒没这些旧俗,三牲六畜,五谷鲜果,再兼糕饼清酒、一炉清香, 也请僧道在水边做法会道场。祭船却要猪头、白米糕,鲜米活鱼,一祭龙王保出入平安,二烧纸烛与水里溺死的色,保相安无事。”又拿出单子,从供案到祭器列得仔仔细细,对何栖道,“孙侄媳认字,届时帮着清点,看有没有落下的,吩咐人去置办。” 何栖双手接过,笑道:“再有不懂的,我还要来叨扰姑祖母。” 曹沈氏眯着眼与她抿了着鬓边的发丝,道:“你只管来,阿圆,日子一天一天便过出来了,好的甜的,只在后头等着。”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