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1节 (第2/3页)
家生出嫌隙来。” 容氏见女儿思虑周全,心中觉得欣慰。 曾经在乔湛的永宁侯爵位不稳时,方家就曾提过把方婧嫁给乔湛。那时乔湛一心想着建功立业,并不想连累方家,便直言拒绝了。 再后来乔湛的亲事上受到太后的刁难,这回是方二太太想要把方婧许给已是永宁侯的乔湛,然而后头横空插进来一个沈惜,只得作罢。 这两回俱是征求过方婧的意见,方娴还记得,当初方婧含羞带怯的答应了,心中多半是情愿的。 “即是你祖父点了头,定然有他的考量。”容氏拍了拍方娴的手,口中安慰着女儿,心里也没底。 婧姐儿倒还罢了,只是个孩子,虽是爱慕乔湛品貌,毕竟离得远,统共没见过几面。若是长辈加以引导,她的心思总能回转过来。 只是——她那妯娌方二太太韩氏,同样是商家女出身,一门心思想把女儿嫁入高门。尤其是这些年方家仕途不顺,乔湛又是深得圣眷的永宁侯,她便动了心思。 哪怕是乔湛已经娶了沈惜为嫡妻,她却觉得沈惜的身份远配不上乔湛,一直都没歇了心思。在她的鼓动下,方婧对乔湛也始终念念不忘。 “希望如此!”方娴忧心忡忡的道:“我看等她们回来,让姣姐儿时常陪着婧姐儿些,若无事也少往永宁侯府去,免得生出是非来。” 容氏含笑点了点头,道:“你说得很是。娘记着这件事呢,你放心罢。” 当晚容氏把方娴的顾虑同丈夫说了,方则栋同容氏一样,一面欣慰女儿的懂事,一面同样有所担忧。 “圣上有重新重用父亲的意思,若是父亲母亲都回京,没有让老二一家留下的道理。”方则栋沉吟道:“到时候把吉祥胡同的宅子收拾出来,住在一起彼此也有个照应。等老二来了,我们兄弟好生谈谈。” 容氏应了一声。 只是韩氏和方婧尚且没到,倒不好随意下定论,只能等她们过来后,先观察一段日子再说。方家重回京城,还有一大摊子事,这段时日他们有得忙。 夫妻二人又说了会子话,方才歇下。 ****** 眼看快到杨老太君的生辰,沈惜提前准备好了礼物,由乔湛陪着去了趟卫国公府。 见沈惜来,杨老太君又是高兴又是心疼,忙拉着她在身边坐下。“这么冷的天儿,你该好生在家里才是。你如今身子重了,更得加倍小心。” 才数落完沈惜,又对乔湛道:“你也别太宠着她了,凡事都由着她的性子来。” “外祖母,这不是我想您了么!”沈惜半是撒娇道:“平日里侯爷看着我比您管得还严呢!您放心罢,我身子好着呢。” 乔湛虽是表情不多,在卫国公府神色却明显随和了很多,透着几分亲近。他听了杨老太君的话,才想辩驳几句,便听到沈惜先出言维护他,不由心中暖洋洋的。 故此他只是笑了笑,并没多言。 “祖母您瞧瞧,您才说了妹夫一句,我这meimei就心疼了!”周氏在一旁打趣。 杨老太君见状,不由也莞尔。 屋里都是女眷,乔湛同杨老太君说了几句话,便由齐桉陪着去了书房。剩下杨老太君、卫国公夫人、周氏、沈惜在一处说话。 三人俱是生养过的,便关心的问起了沈惜的起居。 除了怀孕初期沈惜切切实实的遭了好长一段时日的罪,等到月份大了以后,沈惜怀相倒还好,并无什么不适。 “奶娘我都替你物色好了两个,俱是家是清白、行事妥帖的。”卫国公夫人关切的道:“等过些日子把她们送去侯府,若是你看合意就先用着,不合意舅母再替你物色。” 沈惜知道她办事自然是一万个妥帖的,连忙道谢。她原本计划着自己喂孩子,又怕到时候奶水不足饿着孩子,有备无患总是好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