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反面教材全解_第6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7节 (第4/4页)

朝廷会主动出面向南诏施压,到时候我们冲在最前线,更是麻烦不断。”

    “啊,那要怎么办?”

    萧景铎没回答,过了片刻后,才轻飘飘地提了一句:“或许,晋江县要驻兵了。”

    萧景铎的预料并没有出错,晋江县这几年因为玉石和锦绣生意大出风头,这次更是以少胜多,全歼敌军,虽然南诏人面上不说,但心里却大大给晋江县记了一笔,不知多少人暗中盯着晋江县,想趁机报复回来。萧景铎主动写奏折向戎州刺史请命,戎州刺史又将折子转给朝廷,最后,兵部发来旨意,同意晋江县配备常驻兵力。

    有了军营,晋江县立即又向上跃了一个台阶。只有边防要镇才能常驻军力,有了这漂亮的一仗,晋江县立刻从众多中县中脱颖而出,成为兵部舆图上的一个醒目圆点。

    为了兵营这桩事,萧景铎又忙了好几个月,军政也归当地县令管,从前晋江县没有驻兵还好说,现在有了常驻兵力,这支军队的吃喝拉撒都要萧景铎来打点,真是要多cao心有多cao心。

    不过虽然杂务变多,但是好处也是立竿见影。有了正经军队威慑,晋江县内寻衅滋事的人立马减少了许多,就连周围的山贼也老实了,再不敢对晋江县的商队动手。有了军队保驾护航,出入晋江城的商队越发频繁。战事并没有毁灭这个小城多年的积累,反而因此更上一层,愈发繁华。

    因为有了驻军,晋江县和六诏诸国的摩擦越发频繁,信件来往也有诸多不便。所以直到十一月,萧景铎才收到一封来自长安的信件,但是看信上的标注,六月这封信就从长安发出了。

    六月,大概是战事传到长安的时间。

    信上并无署名,但是萧景铎却莫名心中一动。

    作者有话要说:晋江副本倒计时!

    第83章 急召

    这封信是六月里从长安发出的,写信之人许是不想大动干戈, 没有占用朝廷军报的渠道, 而是随着民间信件一起寄来。但是戎州一带在备战, 这几月时常有边境摩擦, 信件往来颇为不便, 所以这封信耽搁到十一月才送到萧景铎手中。

    这封信并无署名, 看起来平平无奇,里面的内容更是无头无脑。

    “防祸于先而不至于后伤情。知而慎行,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焉可等闲视之。”

    这是论语中的话, 萧景铎自然知道, 他往后翻了翻, 又看到一行字写在后面。

    “为将者在于制衡,运筹帷幄之中而决胜千里之外。亲自追敌,若诏人另有埋伏,带军围城当如何?”

    萧景铎自然想过这个问题, 虽然他离城时做了许多部署, 但是城中无人主事, 若是当时另有一支军队从其他道路包抄围城, 那他们就陷入既无援兵也无退路的两难境地。但是当时情况危急, 萧景铎只能冒险,赌施浪诏无力再派一支队伍。

    事实证明, 他赌赢了。可是另一人却不这么想,她似乎觉得光用论语萧景铎看不懂, 寄信的时候又忍不住加了一句,从墨迹上就能看出后一句是临时写的。

    萧景铎觉得好笑又无奈,他对这个字迹再熟悉不过,自然一眼就认出写信之人是谁。不过容珂说得有道理,他在敌军临境时离城偷袭,虽然出奇制胜,但作为一个领导者来说却是不合格的。所以萧景铎被教训也认了,倒是难为了容珂,特意写信过来不说,还生怕他看不懂,又补充了一句。

    萧景铎在屋子中看信,其他人却着急得不行。候在屋外的人走了两圈,忍不住询问:“县令还没出来?这是什么信件,竟然能看这么久!县令再不出来,军营那边就要赶不上了。”

    这段时间剑南和南诏边境上摩擦不断,几日前刚刚结束了一场小规模战役。剑南道在边境上垒了许多军队,朝廷还在不断向南诏施压,这几日南诏终于被收拾服帖了,老老实实向宣朝认错,并保证严格约束国内臣民,再不会sao扰剑南边界。

    什么样的人接触什么样的层次,宣朝泱泱大国,自然不会自降身价去和南诏境内的小部落打交道,朝廷直接和南诏王室商讨这段时间的“意外”。南诏王室被收拾老实了,自然会动手管理自家内务。

    这几日南诏王室终于低头,边境诸城无不欢欣鼓舞。晋江县也参与了几次大小战役,见到这个结果与有荣焉,全城狂欢。今日在城中设了庆功宴,就是为了庆祝此次大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