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节 (第3/4页)
这个皇位这个天下吗,那大概是我身上唯一值得图谋的东西了,如果你要,我便给你。 所以他设计了那场假死,让自己状似利落的抽身而去。他跟自己说,反正最初的十几年里,都只有他跟忠叔两个人,就当苍临那个人从未出现过好了。 可是直到今日他听到那个名字之后的那种难受才让他不得不承认,他做不到。 第六十五章 伏玉印象里上一次自己喝这么多酒还是那次跟苍临在御花园里赏桂花的时候, 那一日他知道了苍临的身份, 心情烦闷, 心中又暗自做了新的打算,只把那一日当成那是他跟苍临最后一次一起把酒言欢的机会,所以喝了许多的酒, 最后还是苍临从御花园把他一路背到了长乐宫。 明明过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却恍若隔世。 有时候回想起那些场景的时候,伏玉忍不住觉得, 其实那个时候苍临对他真的很好了, 只是可惜他居然是贺鸿仪的儿子,这一切的好, 就都成了居心叵测。 程忠毕竟年纪大了不胜酒力,喝了小半碗的酒, 说了大半天的话,又哭又笑之后就伏在桌上睡着了。伏玉把他送回房里, 帮他擦了擦脸,又喂了些睡进去,看着程忠似乎舒服了一些才松了口气。伏玉喝了不少的酒, 头疼的厉害, 却一点睡意都无,独自坐在院里发了一会呆,回到房里,点燃了烛火,摊开了笔墨纸砚, 提笔开始给苏和写信。 伏玉许久没有拿笔,但幸好这几年苏和教给他的东西他还没有忘光。伏玉捏着笔盯着纸面看了一会,才终于落了笔。 其实整封信加起来也没有几句话,但是伏玉写的格外的认真,生怕有哪个字写的不够好将来苏和见到了会怪他。于是他写写停停,写完一遍又重新誊抄一遍,一封信足足折腾了大半夜才总算满意,而天色也已经亮了起来。 等天完全亮起之后,伏玉带着这封精心所写的书信去了隔壁石头家,然后由石头爹带进城,几经辗转,经历了不知道多少人之手,等终于到达都城的时候,已经入了秋。 皇城的秋日要比江南到的早一些,从酷暑的炎热之中走了出来,变得凉爽下来。一辆马车在秦国公苏府停了下来,苍临从马车上下来,目光在苏府的匾额上停顿了一下,朝着自己身后的小厮点了点头,小厮立刻上前叩门。 等自报了家门之后,苏府的管事就迎了出来,将苍临一路迎到了正厅,还没等进门,大腹便便的苏坤就亲自迎了出来:“老臣见过晋王殿下,不能亲自出门迎接,还望晋王殿下见谅。” 苍临勾了一下唇角:“苏大人何必如此客气,我今日前来,毕竟是听说了苏先生生病前来探望的。” 苏坤一脸了然:“犬子不过是当日在前朝之时对殿下偶有关照,却蒙殿下如此惦念,让老臣实在是感怀。” 苍临轻轻摇了摇头:“苏大人不必如此客气。”他视线在正厅内环过,最后回到苏坤脸上,“不如我先去看看先生,回来再与大人详谈,如何?” 苏坤点头,朝着管事看了一眼,管事立刻上前:“小人为晋王殿下引路。” 苍临朝着苏坤拱了拱手,转头跟着管事朝着苏和房里走去。 这还是苍临第一次到苏府来,苏坤现在官拜秦国公,府邸却极为简陋,这让苍临忍不住在心中感慨,怪不得苏坤能让苏家够历经两朝四代皇帝而不衰败。他十分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又该做什么,更十分擅长揣测圣心。 就像是朝中太子、楚王两党之争几乎牵扯了朝中大半朝臣,三品之上的官员更是十之八九的选好了阵营,却只有苏坤岿然不动,丝毫不倾向于任何一方。而现在,当苍临对他发出某种试探的时候,他却没有拒绝。 苍临今日到苏府来自有他的目的,探望生病的苏和只是苏坤为他找的一个借口。苏坤再过低调,毕竟位高权重,引人注目,但苍临在前朝宫里的过往毕竟不是秘密,借着探望苏和的由头来到苏府反而会显得更自然一些。 其实如果让苍临选择的话,他并不怎么想直接面对苏和,但今日毕竟来了苏府,苏和也确实生了病,不去探望的话,总归是有些不合适。 他正思索着,管事已经将他引到了一间房门口,轻轻叩了一下房门:“公子,晋王殿下听说您病了,专门来府里探望。” 里面传来了一声轻咳,之后是苏和有些沙哑的声音:“请殿下进来吧。” 管事推开房门,向后退了一步:“殿下请。” 苍临点了点头,进到房里。 苏和的房间极其符合苍临对他的印象,映入眼帘最明显的位置就是一个书架,上面摆着各种的书册,旁边的书案上也摊着不少的书,整间房内都泛着书香与墨香。 苏和正靠坐在窗边的软塌上,膝上盖着一条薄毯,手边放着一本书册,分明是刚刚看过。见苍临进到房内,他坐直了身体,朝着苍临点了点头:“见过晋王殿下。”他看了苍临一眼,对于他的到来没有丝毫的意外,显然已经是先前得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