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4节 (第3/3页)
,比寻常人家的伙食还要好上不少。 为了通风,也是为了防止火灾,考生们吃饭都是在外间的走廊上进行,此时会允许彼此间短暂的碰头,但若是想作弊,则是异想天开,巡逻的士卒同时也会严格许多,若是有对答案的嫌疑,接下来便是重点督查的对象,所以这个时候,许多人为了避免被误会,反而闷头吃饭,不会与其他人有眼神上的交流。 李文柏隔壁的考生看起来已经年过四十有余,穿着打满补丁的长袍,此时正盘腿坐在地上,就着凉水啃糙饼,显然家境并不是很好。 虽然竭尽全力忍住朝李文柏方向张望的欲望,李文柏还是敏感地察觉到了对方的渴望,抬头一看,那人手中的糙饼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被啃完,正大口吞咽着凉水,一张饼显然不够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吃饱,但对方并没再拿出一张,想必是生活困窘,连基本的饱腹干粮都无法周全。 这当然不是办法,虽然吃饱了也不一定能考上,但饿着肚子考试肯定没办法发挥全力,李文柏想了想,将煮好的第一份饭食就着饭盒递过去,反正他带的干粮足够,别说九天,勉强一点甚至能吃上半个月。 那考生感激地看了李文柏一眼,点点头,也不推辞,接过饭盒就大口吞咽起来,看上去饿得不轻。 在考场上此等互助十分常见,同为举子,对贡院中的环境都是感同身受,彼此间竞争关系其实也没有那么激烈,如果有幸考上就都是同科,互相帮忙也是常事。 很快用完饭食,李文柏抬头看看,发现对方桌案上并没有蜡烛,不用想,要么是根本买不起,要么买得起也不够,只能好钢用在刀刃上。 这样怎么考试... 李文柏无语,顺手抓起一盒蜡烛递了过去,贺府和王行之各自给他备了一盒,都足以用上九天有余。 那中年考生正就着自己的水清洗李文柏递过来的饭盒,见状一怔,眼眶似乎微微发红。 李文柏笑笑,示意对方无需在意,自己这边足够用了。 考生点点头,接过蜡烛在桌案上放好,又整整身上破旧却浆洗得发白的衣衫,站起身郑重朝李文柏施了一礼。 李文柏一愣,赶紧起身回礼,彼此间又交换了笑容。 短暂的插曲过后,李文柏又抓起考卷开始做题,时间勉勉强强刚刚好,加上还要读题理解回忆,不能浪费一分一秒。 第三日黄昏,半数考生已经停笔开始最后的检查,李文柏还有两道墨义未曾开始解,不由得加快了速度。 最后一日是不允许考生彻夜答题的,傍晚后三根蜡烛燃烧完毕就必须交卷。 这已经是李文柏点起的第二根蜡烛,紧赶慢赶,终于在第三根蜡烛燃尽的前一刻踩着点将考卷交给了巡视的士卒。 第一场考试结束后,考生们有一整晚的休息时间,其间可以小声交谈,也可以四处走动,但不允许离开考场。 隔壁的中年考生早在李文柏之前就已经交卷了,一直时不时余光望向这边,似乎很担心李文柏不能按时交卷。 交卷后,那考生松了口气,起身来到李文柏隔间门边,又端端正正地一揖到底:“在下广陵孔正,谢贤弟雪中送炭,真是帮了大忙。” 广陵人? 李文柏眼睛一亮:“在下乐平李文柏,也算是广陵府人,与孔兄乃是同乡!” “李文柏?”孔正愣住,“李家工场的少东主,国子监祭酒王大人的高徒李文柏?” “正是在下。”李文柏笑笑,能在贡院里碰上同乡真是意想不到的收获,莫名看着孔正觉得亲切了几分。 没想到孔正却脸色却难看了起来,半晌那冷色退却,但也没有了先前的热切,语气微凉:“原来是你,道不同不相为谋,李贤弟厚恩孔正记下了,往日必定回报。”说完长袖一挥,竟是回头钻进隔间再不理人。 李文柏一头雾水,他在广陵的名声很差么?为何之前从未这么觉得过? 还是以前在不经意的时候得罪过这位孔正?可两人今日明明是初次相见,以前连名字都没听说过啊... 一片好心换回这么个态度,即使是李文柏也免不了一肚子火,觉得这么憋下去对明日的考试未免有些不好,李文柏干脆离开了他的小隔间,去寻找熟人。 反正到处都是巡逻的兵士,根本无需担心有人趁机搞什么小动作。 夜已渐深,不少学子都已经熟睡过去,次日开始要考的是杂文,也就是诗赋文章,乃是进士科最为重要的一场,没人想昏昏沉沉参加考试。 李文柏也早早告别了友人们沉入睡眠,专心准备次日这门他最不擅长的考试。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