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节 (第7/12页)
没过瘾,跟大白脸说上午听人说哪个大饭庄子请了个名厨,有那么几个拿手的,想请大白脸过去尝尝。大白脸也不客气,俩人到了饭庄子,坐到酒桌上又是山南海北一通聊,酒酣耳热之余,结成了八拜之交。酒逢知己千杯少,高连起一时兴起喝多了,净说掏心掏肺的话,把家里的事全跟大白脸说了,什么家住在哪儿,总共几口人,媳妇儿什么脾气,孩子多大、哪年哪月生的、小名叫什么,左邻右舍姓什么叫什么,谁家养鸡谁家喂狗,谁家是寡妇,谁家是绝户,想起来什么说什么,就这样仍觉得没说够,非拽大白脸上家住一宿,来个同榻抵足彻夜长谈。大白脸也不推辞,扶上喝得东倒西歪的高连起出了饭庄子,回去的途中路过大水沟,这个地方在城里,1900年以前是条明渠,直通赤龙河,拆除城墙之后逐步填平,当时还有水,积了很深的淤泥,蒿草丛生,又脏又臭。大白脸行至此处,看了看四下无人,故意落后几步,捡起一块大石头,叫道:“兄长留步。”高连起闻声回头:“兄弟怎么不走了?”大白脸笑道:“昨夜华光来趁我,临行夺下一金砖!”如若换了明白人,一听这话就知道大白脸是歹人了,高连起却莫名其妙,什么意思这是?大白脸往前一指:“兄长你看那是谁?”等高连起再一转头,大白脸铆足力气砸了他一个脑浆迸裂,又拖入蒿草丛中,除下衣冠鞋袜,尸首绑上石头踹入大水沟,换上高连起的衣服,用手在自己脸上抹了几下,变成了高连起的样子,开口说话都跟高二爷没分别,一路来到高宅,敲开门就问高二奶奶:“孩子在哪儿?” 3. 高二奶奶正在屋中闲坐,见当家的回来了,一进门就直眉瞪眼地找孩子,忙说孩子也在家闷了那么多天了,你前脚这一走,他就吵着也要出去玩儿,又不敢去别的地方,我寻思外头是有拍花的拐孩子,可没听说有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明抢的,出门看紧了便是,我就带孩子回了一趟娘家,过过风透透气,谁知道这孩子不听话,兴许是在家里憋坏了,好多歹说也不行,又哭又闹不肯回来了,二老心疼小的,就给留下了,我明儿个一早再去接他。 大白脸扮成的高连起不干了,拍桌子瞪眼、暴跳如雷,非让高二奶奶马上把孩子接回来。 高二奶奶见当家的动了肝火,说什么也听不进去,无奈又回了一趟娘家,高连起家有钱,常年雇着包月的洋车,可此时节天色已晚,拉车的早歇工了,只得走着去,好在住得不远,出北营门再往前走,这个地方叫同义庄。高二奶奶紧赶慢赶回到娘家,接上孩子往家走,说话天已经黑透了,没在路边等到拉洋车的,却遇上了李老道。咱前文书说过,李老道脸色青灰,白天看好似蟹盖,夜里看却如僵尸一般。高二奶奶不认得李老道,突然看见这么一位,当时吓了一跳,以为是拍花拐孩子的,忙将孩子护在身后。 李老道说:“贫道并非歹人,可是近来城中丢小孩的不少,这天都黑了,你们娘儿俩上哪儿去?不怕遇上拐孩子的?” 高二奶奶说:“我们回家,马上到了。”她这么说是想告诉李老道,这是我家门口,想抢孩子你找错人了。 怎知李老道当头一喝:“还敢回家?你以为在家等你们娘儿俩的是谁?” 要是搁在平时,高二奶奶听见这么说话的早急了,怎么说也是有钱人家的阔太太,谁敢跟她大呼小叫?此时却猛然一惊,心里头一翻个儿,高连起是不对劲儿,两口子过了这么多年,没吵过架、没拌过嘴,连脸都没红过,今天却似变了另一个人,之前她浑浑噩噩的没多想,让李老道这一句话惊出一身冷汗。李老道告诉高二奶奶,高连起误信歹人,言多语失,将孩子的生辰八字说了出去,而你们家小少爷的命格极贵,旁门左道正想找这样的孩子,因此害死了高连起,扮成他的样子上门来拐小少爷,你母子二人回到家中,一个也活不了。高二奶奶听得噩耗,眼前一黑脚底下发软,坐倒在地哭天抹泪,不知该当如何是好。李老道说:“在家等你那位,见你迟迟不回,必定会来找你,此处离三岔河口不远,你赶快带孩子跑过去报官,可保性命无虞,事不宜迟越快越好,万一有人追上来,你就扔这两样东西。”说完掏出一面小镜子、一盒绣花针,塞在高二奶奶手中,连声催促她快走。高二奶奶慌了手脚,哪里还有主张,只得信了李老道的话,揣上绣花针和镜子,抱起孩子直奔三岔河口。因为是在城外头,天也黑了,路上看不见一个人。高二奶奶心里打鼓,一边走一边犹豫该不该听李老道的一面之词,可不管如何,到了警察所总不会有人再害他们母子,正在这个时候,忽觉身后刮起一阵阴风,回头一看可了不得了,高连起追上来了,咬牙切齿、目射凶光,叫道:“贱人,你把孩子留下!”这哪是平时慈眉善目、和气生财的高连起,分明是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