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5节 (第3/3页)
少女一边说着,一边浸入池中,纱衣沾了热汤,紧紧贴在身上。她衣裳上的那几朵娇花,霎时仿若开在了玉臂上似的,隔着白雾望去,竟有妖冶之气。 徐三垂眸,淡淡道:“你乃是出家之人,万不可与我姊妹相称。” 庄颜一怔,赶忙认错道:“是,是贫尼错了。我,我初入寺中不久,是由主持指到妙应禅师门下的,连师父的面都还不曾见过。如有失言,三娘莫要怪罪。” 徐三摇了摇头,不曾多言,很是冷淡。庄颜见状,也不敢上前,只稍稍离远了些,缩着身子,浸在微红池中,着实楚楚可怜。 徐三故作漫不经心,抬起眼来,忽见不远处那亭子当中,看守汤池的老尼姑,身子有些僵硬地站了起来。紧接着,那妇人面色木然,缓缓走到了汤池边来,低垂着头,望着朱砂泉水,一声不吭,一动不动。 庄颜似是被那妇人吓住了,赶忙又挨得徐三近了些,颤声对她道:“三娘,她,她怕不是被魇住了罢?” 徐三瞥了她一眼,起身欲走,可谁知便是此时,那妇人忽地跪在岸边,抬手撩了下泛红池水。 她指尖一入水中,立时便有轻浅涟漪,接连荡开,徐三原本正紧盯着她那指尖,此时一见涟漪,也不知为何,忽地头痛欲裂,好似那妇人之手,并非是在撩拨池水,而是一把钻入了她脑中来,狠狠抠挖着她的脑筋。 徐三心上一沉,只听得庄颜不住呼喊,她明明就在身侧,紧抓着自己胳膊,可那娇滴滴的声音,却是忽近忽远,恍若隔世一般。 徐三痛不欲生,双眸紧闭,忍不住哀吟出声。可就在这时,那折磨着她的痛意,忽地如潮水退去。 徐三怔怔地睁开眼来,只见自己坐于舟中,面前有一白衣郎君,背朝着自己,手持桨板,泛舟而行。 轻舟一叶,自翠茎风荷间,荡出点点涟漪,分开片片浮萍。徐三望向天际,只见圆月摇金,余霞散绮,那壮丽的落日景象,直看得她神思恍惚,一时忘言。 一切皆是似曾相识。 这是崇宁八年,六月廿四,观莲节当日,她与晁缃泛舟赏荷,在莲花围簇之中,头一次亲吻彼此。她无数次梦回当年,都比不得眼前所见,真实清晰。 徐三薄唇紧抿,立时拧了下自己的胳膊,确实有实实在在的痛意。她眉头紧蹙,不敢置信地抬起头来,望向那白衣少年,心中暗想道: 难不成这十年仕途,都不过是黄粱一梦?状元之名,文豪之号,赫赫军功,高官厚禄,皆是虚妄? 难道悲欢聚散,一切种种,竟都只是她在舟上小憩,所梦之幻境吗? 第227章 鸳鸯只宿双生树(三) 鸳鸯只宿双生树(三) 徐三尚还发怔之时,晁缃已然低头吻了下来。她木然坐于舟上, 仰头望着绮霞绯云, 只感觉那白衣少年轻缠浅吮, 如柔风甘雨, 与从前相比,丝毫未变。 渐渐地, 莲花也暗了, 荷叶也暗了, 天地之间,只余少年的一双眼眸,温柔而又清亮。徐三眉心微蹙, 抿唇看向晁缃,只见他笑意轻浅,低喃着唤她小碗莲, 接着将她扯入怀中, 压在舟上,那修长好看的手, 悄悄伸入了她衣衫内来。 晁缃的手, 分明未曾沾过水露, 可此时竟带着湿意。徐三被他指尖的凉意一激, 骤然双眼大睁, 清醒过来。 她薄唇紧抿,望着这早已作鬼的旧情人,虽有不忍、纠结, 但仍是狠下心来,猛地使力,一把将那白衣少年推入水中。 少年猝不及防,跌入莲阵。他的身子浸入池水,手则紧紧抓着木舟边沿,而那张俊俏面庞,面无血色,分外苍白,实是可怜。 “小碗莲。” “小碗莲!” 他一声声唤着,哽哽咽咽,愁眉泪眼,不住地苦苦哀求。徐三看在眼中,却是再无一丝动容,只抬起手来,将那少年抓着小舟的手指,一根接着一根,硬生生地全都掰了开来。 终于,晁缃不再唤她了,那一抹白色身影,重重沉入湖中,消失不见。莲花围簇,浮香阵阵,徐三坐于舟中,忽地听得耳畔有一声音,似男似女,雌雄莫辩,低低笑道: “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徐三一惊,立时起身,朝着四下看去。她看着看着,只见周围景象,不住变幻,少顷过后,她身下的小舟忽地倾覆,涟漪泛开,她亦沉入湖中,水呛入肺,甚是难受,饶是她精熟水性,一时也挣脱不出。 浮浮沉沉,不知多久,忽地有清明袭来。徐三再一睁眼,便见雾气氤氲,迎面而来,自己正躺在汤池岸边,而四周所围,则是贴身保护自己的那几名下属。 她低咳几下,撑着胳膊坐起,接着哑声道:“庄颜,还有那看守浴院的女尼,速将她们带来。” 下属面面相觑,其中有一女子皱眉答道:“三娘,庄颜念过晚经之后,早已歇下。子时夜半,浴院便无人看守,当值的女尼也已回了禅院歇下。这二人,似与此事并不相干,娘子当真要将她们带来?” 徐三心上一沉,再一细问,却原来这几人在旁看守之时,竟不曾见过守院妇人,更不曾见过庄颜前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