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则鸣_第10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6节 (第2/4页)

说徐氏患有怪疾,恐生不祥,便积薪焚燎,挫骨扬灰。可……可徐氏之仆侍,却说徐氏之死,乃是因郑将军,凡有不快,便对其拳打脚踢,恶言恶语,七月末时,不知为何,又将徐氏吊起鞭打,逼其……逼其吞食粪水……”

    “够了!”

    徐三听及此处,已然满眼是泪。梅岭目含担忧,抬眼望去,便见徐三深深吸了口气,颤声问道:“谁人派你来的?”

    那人立时答道:“洪将军知其内情,心生不忍,说,郑将军虽对她有知遇之恩,但徐总督,亦是她的同袍好友。别人可以欺瞒不报,她却不能隐而不发。近日郑将军进京听封,洪将军留守西南,总算是有机会,派小人来北地报丧。消息来迟,洪将军不求见谅,任杀任剐。”

    徐三悲愤交加,未曾想到当年军营一别,竟是永诀。恍然之间,贞哥儿的音容笑貌,不住回现,想他未出闺阁之时,娇娇怜怜,会为她挽发上妆,会吟唱南方小曲,更还会为了一株荷花,感而生怜。

    她舍不得打,舍不得骂的弟弟,落入人家手中,却受了百般折辱,委委屈屈的活,不明不白的死。如此悲剧,全都要怪她,怪她当初识人不清,亲手将弟弟,嫁给了得志猖狂的中山狼!

    梅岭立于檐下,见她泪落不止,心疼不已。她缓缓上前,挽住徐三,想让她回屋中坐下,缓缓心气,哪知徐三却是轻轻将她推了开来,万般无力,低低说道:

    “梅岭,去收拾一番。咱们今日,趁雨回京。”

    第210章 闺中女儿惜春暮(二)

    闺中女儿惜春暮(二)

    徐三说要立即回京,梅岭一听, 面色骤变, 立时挽住她手, 哀声苦劝道:

    “三娘子!朝廷有制, 如无上级准允,外官不得私自离开任地, 如无官家诏令, 更是不得私自入京。小郎受了如此折辱, 奴心中也是愤愤不平,只是此事关系重大,京中本就流言四起, 总督万不能拿自己的前程作赌注!”

    赌注?

    徐三闻言,半晌过后,缓缓摇头。

    她立于檐下, 举目而望, 只见无边丝雨,细密如愁, 四下雨雾茫茫, 将整座庭院都笼住了, 也将她, 和这红尘人世, 彻底分隔了开来。

    她泪眼模糊,望着那重重香雾,竟看不清自己的来路, 亦不知何处方是归途,依稀之间,好似见得故人旧影,可她心知,那不过是雨,是雾,至于斯人,早已是玉碎珠沉,阴阳两隔。

    她眼睑低垂,目光深沉,忽地又忆起贞哥儿逝去之后,官家便急急召了宋祁回京,莫不是官家早就得了消息?她定然是,听信了京中流言,唯恐贞哥儿之死,引得徐氏震怒,而徐氏一反,宋祁便是人质,她不放心了,所以要召他回来。

    那周文棠呢?他会不会,也早就知道了?

    又或者,所有人都知道贞哥儿已死,独独瞒着她?

    梅岭见徐三默然而立,久久不语,着实被她这副模样吓得不轻,赶忙又挽着她的胳膊,皱眉对她劝道:

    “娘子从前是讼师,一本《宋刑统》,可谓是倒背如流。娘子该也晓得,依着如今这世道,姓郑的,便是杀了夫君,也是毫无罪处。娘子,来日方长,莫要意气用事!”

    梅岭之言,却令徐三遽然之间,忆起了尚在寿春时,输给秦氏的那桩案子。她那时之所以输,也是因着相似的理由——你占理又如何,这大宋国的律法,并不将你纳入其中,你便是有理……也是无理!

    这一回,绝不能再输了。

    徐三思及此处,含泪而笑,沉声说道:“当年我头一次见官家,是在寿春,我击鼓鸣冤,告了御状。未曾想九年之后,我居高位,享厚禄,却还要再告一回。九年前的御状,乃是我仕途之起,九年之后,便是我仕途之终,我也认了。”

    前缘后果,似是宿命。

    梅岭见她如此,还欲再劝,可徐三既已打定了主意,便再没有回寰的余地。

    这日里大雨未歇,徐三便准备了车马行装,另带上几名会武的仆从,打算就此出发,朝着开封都府行去,哪知临别之时,那原定赶车的妇人听人说徐总督乃是私自回京,吓得一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