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0节 (第2/4页)
我并不在意钱,如果我在意,我不会坚持到现在。但既然这个数字成为了衡量好坏的标准,那么请允许我在意一下。 是差在哪里了呢?文笔还是剧情?我一直都想不明白。 没有进步这件事让我非常介意。 但我很乐意听取大家的意见,也希望大家跟我多聊聊。 最后还是麻烦大家收藏一下新文啦!就当是念在这篇文的情分上,施舍我一下吧【泪目】 第145章 剑岭云横控西夏(一) 剑岭云横控西夏(一) 徐三眼中满是期盼,问周文棠今夜是否回宫, 男人看在眼中, 忍不住轻轻扯唇, 眉眼柔和了许多, 轻轻摇了摇头。 徐挽澜高兴起来,她坐直身子, 面上满是骄傲之情, 一把将车帘掀起, 回身对着周文棠说道:“中贵人,快来看看。今夜这庆典,可是我一手cao办的。” 她仿佛是个初有所成的孩童, 殷殷期盼着来自长辈的肯定。周文棠勾起唇来,倾身向前,挨在她身侧, 与她一同往帘外望去, 便见桂魄成辉,花灯罗列, 街中行人皆系着各色鬼面, 而那倒映着月影的护城河上, 亦有盏盏芙蓉宝灯, 成簇成群, 明明灵灵。 在此之前,中元节虽也算是个大节日,但倒还不曾如此热闹过。这番功绩, 必须要记在徐府尹的头上。她决心办此庆典,原本是为了彻查京中佛道,不曾想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二人下车之后,于人流间并肩而行,兜转许久。及至兴尽,已是夜深。 眼见得周边行人少了许多,徐三便自那即将收摊的妇人手中买了一盏小莲花灯。周文棠跟着她走到护城河畔,少女敛起裙据,蹲在河岸上,轻轻挽袖,将那点亮了的莲花灯送入河间。 她静静望着那轻曳烛火,在心中暗暗许愿。她希望这一盏灯,能为某个故人,照亮来生的漫漫长路。 莲花溯水而去,渐去渐远。 徐三看着看着,忽地立起身来,转头对周文棠笑道:“我让府中衙役,今夜轮流值班,到下游去拦这些水灯了。为了这个,我还特地给官家递了折子,洋洋洒洒写了近千字,就为了给他们讨些银钱。” 水灯若是不及时拦下,不但会污染水质,更还有可能堵塞河道。徐三为了让这庆典热闹些,并没有禁止这项活动,但也想了其余措施加以干预。 周文棠轻轻一哂,倒是并未多言。 他望着那河间远远一点莲花灯,眸色微深,不知在思虑何事。 二人往马车上走去之时,徐三听他一说,这才知道,周文棠不止今夜不回宫,接连三夜都不会回去,至于他的那些工作,便都暂时交到了柴荆手中。眼下正是七月十五,大宋百姓都会连放三日的假,但周文棠都能放假,还是让徐三有些意外。 周文棠却是jian诈得很,他偏对徐三说,有要事和她相商。徐挽澜一听这话,稍一思忖,便决定跟他回竹林小轩,今夜便不回府衙住了。 二人去了竹林小轩之后,周文棠自那案下小匣之中掏了封信出来,说是徐阿母写来的信,因徐三已然搬到府衙,故而不曾递到她手里去。 徐挽澜一听,赶忙展信细读。她匆匆一扫,却见这信的字迹七扭八歪,时有错处,一看就知道是徐荣桂亲笔写的,实在令她抿了抿唇,觉得有些好笑。 而徐阿母写信的笔法十分生动,其人其声跃然纸上。徐三支着腮,偏着头,细细读着,唇角忍不住勾了起来。 徐家母子听说徐三考了状元,自然是欣喜不已。徐阿母更是连说自己不曾瞧错,非让女儿谢谢她,若没有她当初苦心相劝,徐挽澜哪里会走到这条路上? 只可惜徐阿母还说了,她暂时还不想来京中住,一来是因为近来身子不大舒坦,虽说没甚么病症,但老胳膊老腿儿,受不住那舟车劳顿的折腾;二来么,则是因为她对贞哥儿还是放心不下,舍不得留贞哥儿独自一个守在北方。 徐荣桂是个刀子嘴豆腐心,平常虽总说贞哥儿是赔钱货,可待到贞哥儿这水真泼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