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则鸣_第2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节 (第4/5页)

江, 自身难保, 哪里还会顾得上履行承诺, 替那晁氏垫付百两黄金?这一份钱,晁氏是绝对拿不出来的。

    而贾氏及袁氏,虽说在寿春县里, 算是权豪势要,大户人家,然而若是将其放到开封府, 甚至于整个大宋国来说, 着实算不得甚么,不过是鲜规之兽, 沧海一粟罢了。这也是为何在徐三与贾袁之间, 崔钿选择了偏帮前者的缘故——她喜欢前者, 而后者, 她完全得罪得起。

    在这样一个封建社会里, 即如徐三所说,君者,天下至尊, 集权在手,谁人得罪了她,那就几乎再无翻身之可能。贾袁二府的政治前途,就在这一日,土崩瓦解,彻底终结了。

    如此一来,徐三的仇人里,只剩下蔡大善人和秦娇蕊了。

    徐三原本的打算,就是由这第二个公道,将那秦家大姐儿也牵扯进去,一并追究。但是到底能不能咬上她,徐三也是拿不太准。那秦家大姐儿早年间做讼师时,几乎是横扫寿春,从无敌手,而此一案中,她不过占得怂恿二字,若说脱罪,也着实容易得很。若要压她一头,只能先静观后事。

    至于蔡大善人,徐三却是绝不肯绕过。一来,贾府不过是马屁精,袁氏虽恼恨徐三,但起初也没想着太过深究。从头到尾,近一年来,死咬着徐家不放的,若说罪魁祸首,还要数蔡大善人。

    其二,先前徐三为了给晁四立墓,特地去找了那蔡老儿,言谈之时,见那小老头儿不但面黄肌瘦,身上更还有些新伤旧疮。徐三出言一问,才知自那官司之后,蔡大善人可是从未善罢甘休。这蔡老儿从城里一直搬到了后山脚下,为的也是避她风头,哪知这蔡妇人却是不依不饶,直将这蔡老儿逼得苦不堪言。

    如此贼人,虚仁假义,欺世盗名,骄横不法,睚眦杀人,名呼大善人,实乃城狐社鼠,连岁以来作jian犯科,手里不知握了几条人命!徐三现如今明白了,古人有言,“为虺弗摧,为蛇若何”,若是不趁着敌人奄奄一息,乘胜追击,那么待到敌人休养过来,必将是后患无穷!

    徐三深深呼了口气,随即轻轻一笑,对着官家拱拳道:“草民这最后一个公道,乃是为国所讨。我先前听知县娘子所言,后山有一处风水宝地,乃是龙蟠之xue,万年吉壤,已然与似荷莲等宝物,一同敬奉于官家。此xue原为蔡老儿所有,蔡氏又转卖于官府,只是在官府之前,便有一人,明知此乃帝王之xue,却是屡劝不听,非要强买不可。依草民之见,此乃谋图不轨,大逆不道之所为!”

    这个女尊男卑的大宋国,虽说开国亦有五十余年之久,然而这五十余年,却也并非是一派坦途。

    外有金国,看似低首俯心,仿佛当真被打怕了,实则却在蛰伏待机,暗中筹谋;又有西域诸国,时不时便闹些幺蛾子出来,着实让人放心不下。此乃外患,绝不可掉以轻心。

    而大宋境内,更是艰险重重。一来,前几任女帝,皆是昏庸无能,暴虐无道,在位之时,弄得天怒人怨,众心不安,直至这一任官家登基之后,方才有所好转;二来,南北偏远之地,皆有匪徒,群聚为患,朝廷屡次出兵剿匪,仍不能斩尽杀绝;三来,虽说大部分男子,都已自知天命,诚心归顺,但仍有前朝余孽,图谋不轨,屡生事端,更是官家一大心病。

    官家虽说以仁治世,倡导孝悌忠信,敬老慈幼,但她的本性,却绝非如此。此时听得徐三之言,官家垂下眸来,强压怒气,声音低沉,淡淡说道:

    “此案的要紧之处,是要查清,这个人,是不是明知而故犯。若是,以谋逆罪,严惩不贷。而且,还要查她,和其他匪徒,有没有甚么勾连。若有牵三扯四的,就连根拔起,一个不饶。若她乃是无心之过,又或是,为人诬陷,那就要平心持正,秉公执法。”

    官家说话的腔调,很是特别,但有十分浓厚的上位者的气息。她的语速很慢,其间有不少停顿,但每字每句,说起来都是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威严至极。

    崔钿闻言,又朝向官家,轻声说道:“蔡老儿、蔡大善人,及先前一众邻人,皆已在堂前听候宣召。却不知官家可要听审?”

    官家扯了下唇角,扫了徐三两眼,又瞥向崔钿,缓声说道:“你是朕,从小看到大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