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2节 (第2/3页)
了失心疯,一下起身朝那些灰烬之中走去。虽然已成灰烬,但是温度依然很高,侍卫怕烫着他,又想阻止,但是安公公劝道 “让皇上去吧。” 再不发泄出来,憋在心里,别憋出什么毛病来。 他亦步亦趋跟在皇上的背后,确实是烫,踩起的灰烬飘起来,似能把衣摆烫出个洞。侍卫急忙上前去清理开,让皇上走。 走着走着,走到最中心的位置,皇上忽然停下了脚步,眼神定定望着地上。 大家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原来地上是一只羊脂玉指以及一个牡丹发簪,只一眼,安公公便能认出,那是顾南封带的戒指,以及娘娘从来不离身的发簪。 本来他的心绪全系在皇上身上,但此时看到这个发簪,竟由心底感到疼痛与悲哀,娘娘真的死了?这次真的死了。 只见皇上慢慢蹲下了身体,从灰烬之中捡起了那个牡丹发簪,那个花瓣上刻着的六字,已烧的漆黑,他蹲在那,慢慢摩挲着这个发簪,始终没有说话,只是头越来越低,肩膀开始起伏,安公公知道皇上这是在哭,他也控制不住的默默流下了眼泪。 好半晌之后,才听皇上沙哑的声音道, “这次,是朕亲手杀了她。” “她一定恨死朕了,所以宁愿被活活烧死,也不肯出来见朕一面,哪怕叫一声也不肯。” “皇上,娘娘只是去了更好的地方,您要节哀,保重身体啊。” “宫里还有小皇子在等着您呢。” 皇上似乎没听见,说完那两句话,再也没有说话,依然保持着那个姿势,轻轻抚摸着那个发簪,发簪被烧黑的地方,已被他用衣袖擦干净,露出了一个个六字。 “皇上,回宫吧。” 在安公公不知说了多少次回宫之后,他才站起身。或许是蹲了太久,也或许是悲伤过度,站起来的刹那,天旋地转,险些摔倒,好在安公公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他。 这一夜,在封府发生的所有事情,再无人提及过,仿佛那一场大火根本就不存在,不曾发生一样。 宫里的人更不知道那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皇上忽然大病了一场,甚至得了失语症,整整一个月没有开口说话。 待他病好了,他身边的所有御前侍卫都换了新的,甚至连安公公也被换到离御瑄殿最远的宫中去照顾小皇子。 而小皇子住的地方,也就是原本兮妃娘娘住的六清宫,竟然也在一夜之间被夷为平地,从此宫中再无六清宫,连兮妃娘娘都似不曾存在过。 这篇文这次是真正的虐完了,之后的风格会比较轻松一些,再也不虐了。 第144章 通朝十五年,国泰民安,繁荣昌盛。正值元宵佳节之际,举国上下普天同庆,热闹非凡。皇上早已下旨,元宵当日要盛情邀请皇亲国戚,朝中功臣来宫中相聚,而周边小国的元首得知消息后,亦是争先恐后带着奇珍异宝来朝,希望能得到通朝的庇护。 这样一个大的盛典,宫里的太监宫女,各部执事的在年前便开始着手准备,连被冷落在偏远宫殿的安公公,过了大年初五也加入到帮忙的队伍之中,整个皇宫一派欣欣向荣。 现在跟在皇上跟前服侍的公公是于二喜,进宫不过十年,因为人机灵实诚,做事又麻利,所以一路晋升,在安公公被皇上发落去照顾小皇子后,便提拔到了御瑄殿,照顾皇上左右。 于二喜这两三年之所以能够在皇上跟前站稳了脚跟,最主要的经验还是来源于安公公。即使自己现在得宠,但并未像别的太监那样冷落安公公,反而每隔几天,得空就去与安公公联络联络感情,把皇上赏给他的赐品,别人上供给他的宝贝,一个不留,全往安公公那送。 安公公看他是个实诚人,讨好自己,无非就是想从他这得知皇上平日的喜好,生活习惯,有何禁忌等等,看他倒是一心一意想服侍好皇上,只要是真心为皇上好,安公公并不吝啬传授经验给他,所以两人一直以师徒相称。 这会儿,于二喜正在司衣部忙着准备皇上晚宴时的龙袍,正愁着腰带该选何种颜色时,远远便看到安公公背着手走过来,心中大喜,连忙迎了出去, “师父,师父” 安公公一抬头就看到了于二喜正咧着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