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9节 (第3/3页)
笑道:“母亲这一提醒,媳妇也觉得有些不妥。国公府好几件珊瑚摆设,正厅、花厅、国公夫人起居屋里都有。乾元十一年,大皇子调皮给摔了一件七尺多高的珊瑚摆件,国舅爷却认下了这事,国公爷一恼还打了国舅爷。后来圣人知道这事,便赔了一件九尺高的到国公府,让大皇子自己认了错呢。咱们送个六尺高不到的珊瑚摆件,怕也是不妥,只是媳妇和手底下的人成算到底低了些,还要母亲代为拿个主意。” 宝钗忍归忍,但是心机却是有的,她不会让人拿到失了孝道的把柄,以及不会和石婉儿做失了自己体统的无谓争吵。 石松夫人却难说得出话来了,但想想儿子孙子却又不能和媳妇翻脸。这媳妇娘家虽烂,但是在承恩公夫人那看来也能有几分体面的。而她善于交际,带来了足以帮助石礼的人脉,听儿子说过,她还是“大周马会”、“大周慈善会”的成员,这都是大周顶级的贵妇交际圈子,一般人还进不去。 她一想石张氏不就是和承恩公夫人最亲近吗?这么看来石张氏还是带着薛氏交际的,儿媳妇口中虽称贾家太太奶奶的提携,只怕是她故意回避石张氏。 石松夫人一想自己被儿媳妇看穿小心思,不禁恼恨,却又不得发作,怕更没体面。 石松夫人道:“你是明仪媳妇,我年纪大了,这些事还是你做主吧。但是婉姐儿也都这个年纪了,你可有给挑出几个人家来?” 宝钗也是为难,说:“媳妇实在是无能,手上挑来挑去几个人都是不成,都是续弦,也没个官身,怕婉儿也是委屈的,也不敢和母亲提。” 石婉儿听到这个又是怨毒,又是紧张,原该回避,但她都什么年纪了,这也没有外人。 石婉儿忽道:“祖母,您就带婉儿去承恩公府的寿宴吧,也能见识见识,省得将来婉儿小家子气丢了石家的脸。” 第254章 邢家寿宴 十二月初一,黄道吉日。 皇后班师回朝, 因为她是代徒元义“御驾亲征”, 且现在徒元义是真的在幽辽一带御驾亲征, 所以没有朱雀门前献俘的仪式了。 不过, 活捉的安南王子、将领(不排除残疾)们, 和割下的将领人头和他们的战甲总要带回来给百官百姓们看看,好歹要有证据。安南国主已经病死了, 王子死的死,俘虏的被俘虏, 安南郑氏王朝是彻底息了。南部贫脊之地,倒听说有阮氏残余自立为王,不过还非常混乱。 旌旗招展, 华盖蔽日,战马声蹄,九城兵马司早就清道维侍秩序了。 百官已出城接驾,现在快要进城了。 过了长江后, 邢岫烟也和爱驹阿金久别重逢, 此时她被着红色绣凤披风, 骑在金色的战马上, 十分神气。 拱圣军、锦衣卫前后护着, 身后是一起回朝的卢坤、张虎等将领。出城的朝中重臣却是跟在后头,包括留在京的宗室亲王。 百姓跪拜, 山呼娘娘千岁, 平身之后, 除了看到被抓来的番酋贼子之外,还惊奇地看到了部分新军、黄衫军的队列表演。 太上皇虽不理政,但是身子还硬朗,他说要迎皇后回朝,礼部自然也安排妥当。 皇后率文武百官参拜了太上皇,皇后还是满足太上皇好奇心,让队列将领一一来致敬。并令人带了活捉的安南二王子、四王子过来给他瞧瞧。 事后,老人家才得意洋洋、心满意足,皇后奉承着他进入朱雀大门,小心落后半身。 太上皇抚须叹道:“原来安南王子长得这么丑,果然不是真龙。” 皇后及跟在她身边的徒圆圆蒙圈:“……” 太上皇又冲她们笑道:“你们看朕的儿子们,皇帝就不用说了,天下人就没有长得过他的。就是荣、英、福三个,也长得没给朕丢脸。” 徒圆圆扑哧一声笑,问道:“皇爷爷,难道当年你选父皇禅位,是因为父皇长得最好?” 太上皇说:“要说长得好,当年几个皇子也没有长得差的,不过你父皇登基后,越发精神,旁人就比不得了,大约是天命吧。” 邢岫烟不禁莞尔,这太上皇是标准的颜控吗?好吧,世上有多少人不颜控。 徒圆圆笑道:“皇爷爷修撰《乾正大典》,是不是还收集到什么相术方面的书呀?” 太上皇抚须哈哈大笑,说:“朕瞧你面相,一生荣宠富贵,是我大周最骄傲的公主!” …… 十二月初九,承恩公夫人五十大寿,承恩公府宾客盈门。 承恩公府原是忠信亲王府,后因三王之乱,被贬为庶民,朝廷收回王府。之后邢皇后受册封,邢忠荣升国公,原亲王府早收掉了亲王规制的物件,而王府中几处建筑也改为国公制,给了邢忠住。 之后皇后不在朝几年,皇子公主常行居于国公府,皇帝令改建扩建国公府后面的园子,将原来隔壁的忠勇亲王府的花园都纳入其中,方便自己的宝贝儿子女儿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