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3节 (第3/3页)
是圣上亲封的四川大都督。往后就要共同为国效力了。” 石睿是聪明人,如何听不出淳于白的话,而辛秀妍也觉自己是聪明人,她以为自己是恒亲王妃,而这石睿据说是她的义兄,他认出了自己,要参见王妃。 辛秀妍也笑道:“明通快快起来吧,我正想和你商议一下省内税赋的事。” 石睿不禁奇道:“下官听说川中大部分地区将免税三年。” 辛秀妍笑道:“不错,但那只是免田赋,并不是免商业税,不管是商铺、作坊、盐、渔业、矿业,还是要适当收税的,不然,庞大的政府军政开支难不成要靠京都送银子来吗?那对其它省份的百姓是不公平的。但我们也不能滥收,我希望你担起这部分的工作。” 石睿问道:“不知道大都督想要怎么收?” 辛秀妍道:“铺子和作坊征收营业额的十分之一,盐十分之二,但矿脉竟价承包,并纳十分之一的税。” 石睿道:“会不会重了些?”大周明面上的商税才三十税一,矿脉承包也才三十税二,当然这些现状是维护了这些产业背后站着的官宦家族的利益。 此时四川已被洗牌,大部分资源全掌握在朝廷手中,且四川要当改革/特区,当然不能再像其它地方一样。 辛秀妍说:“但我会免减人头税和口赋,有产/者才征,尚还在集体垦荒兵团的人不征。 辛秀妍也就和他明说这事,石睿一听才知道四川真的有种要变天的感觉。因为税收制度才是国家的根本,这税收可都是压向有钱人的,不像别的地方都是面向平民。 石睿心不禁直跳,说:“下官担任几年知府,这事还懂一二,都督不弃,愿为都督分担。” “痛快,你要什么人让大白给你凑,我只希望不要没钱给现在川内的十万兵马卖军服医药。”垦荒团的人算民兵了,穿衣吃饭当然村里会有。但是十万精兵却已转向职业军人,是要钱养的。 辛秀妍设宴款待了石睿后,他才离开。 过得两日,都督府又大宴各方富商巨贾,先传出消息,要将几处开矿脉三到五年的开采权拍卖,并且附近也会有相应的工厂建立。然后又有军服、官服的制作项目招标。 这些事的后续石睿也有参与,倒是其中江南陈家、李家高价在绵阳拍下两个磷矿山的开采权,吸引了石睿的注意。 石睿一调查,发现游击将军陈逸实际上担任着政务长官的职位,而这个江南陈家就是陈逸的家族。石睿可不认为陈家会贴钱,只为了让陈逸当官顺利,看来这商税虽重,定然是有得赚的。 之后,内务府还向商家转让肥料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权力,陈家也是拿到这个项目的商家之一,听说磷矿就是用来生产肥料的,现在正在大生产中,将会需要大量的肥料,将来不愁销路。 石睿也心动起来,想起石家大房和二房也有两个堂兄有行商,于是写信给他们来四川寻找机遇。 各方面红红火火的开展起来,到了乾元十年秋收,四川百姓基本丰衣足食。而林如海和刑部人员再次来四川,一为分地登籍造册的事,二是为修《大周四川律》。 于是,为了这两件事,辛秀妍再次忙了近一年。 这前后两年间,徒元义赶来见了她三回,可呆个半月又得回京都,夫妻长期分离,虽然有事业上的顺利,但辛秀妍心中仍然十分想念他。 乾元十一年夏,辛秀妍接到旨意,令她和林如海一帮人一同回京受封时,她不禁喜出望外,但喜中又有两分怯意。 她不知如何面对她的三个孩子。 第220章 皇后还朝 辛秀妍一行人回关中, 并没有再走水路经过湖广, 而是走川蜀官道。 此道山谷高深,道路崎岖, 不适合马区行走,只好带了许多骡马负重, 而辛秀妍以下的官兵也全都骑马。 一路翻过大巴山, 跃过秦岭,终于到了陕西境内,不日抵达离京都城二十里外驿站。 翌日一早整了仪容出发,到了午时进了南城门。 京都的百姓也听说了四川大都督是本朝的樊梨花、秦良玉, 在平定四川内乱上立下赫赫功勋。百姓们均觉好奇, 得到消息,今日她将进京面圣,经过朱雀大街,早早的就在街头等待。不少富贵人家的公子小姐, 也占了街道两道视角好的阁楼, 以便一睹本朝“樊梨花”的真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