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9节 (第2/3页)
他十分膈应,但是朝中的言论方向却是要把握住的。 不管怎么说,霍起还是带领福建水师与台湾周氏一战的,就是战败,他也是代表朝廷而战,而南安郡王一脉还是颇有势力的,不能失去人心引来祸患,苦的反而是百姓。 徒元义道:“朕接到急报,此次和谈,你们倒没有答应给周氏多少好处安抚。” 金世越二人代表朝廷只答给周氏一万两银子,徒元义记得前生可是总共花了一百二十万两银子和一个“郡主”(探春)和亲才平息此事。 金世越道:“皇上,他们是狮子大开口了,不过微臣等人也没有答应。至于赎人一事,微臣觉得于朝廷不利。” 徒元义笑道:“这又如何说?” 金世越道:“周氏无论如何是属大周藩镇,此事关乎社稷。藩臣‘叩关求赏’,朝廷还遂他心愿,有失朝廷威信,此风决不可长,此其一。” 徒元义点点了头,问道:“其二呢?” 金世越道:“其二,周氏无信之徒,若是交了赎金,他们对送还之人下点毒手,朝廷出了钱得不到好,找谁说理去?其三,周氏若一边收钱,一边对降兵以利诱之,将人收为己用,朝廷不是给周氏输血让他养自己的兵对抗朝廷吗?这冤枉钱绝对不能花。” 金世越虽然纨绔,贪玩会享受,但是小算盘是精得很。 后一句说到徒元义心坎上了,他不禁点了点头,随即又蹙起眉,说:“但是朝廷不出钱赎为国而战的将士,岂不令人寒心?” 金世越道:“微臣已经让人在福建沿海发布公告,厚待将士父母妻儿,已派锦衣卫在福建各处召开将士父母妻儿的招待宴席,并且以朝廷的名义厚待抚恤。并且承诺将士父母妻儿,若是被周氏俘虏才不得已投降的将士,若是回归朝廷效命,朝廷会既往不咎,还将发放受难抚恤金。” 徒元义这时倒来了兴致,笑道:“这倒是实在,也亏你们想得到。” 谭谦上前,奏道:“圣上明鉴,朝廷暂时无法控制周氏守不守信,钱有时并不能让重利轻义无信之徒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我们只能控制自己怎么做。出同样的钱,是送去喂饱无忠义的周氏更好,还是将钱由朝廷出面直接实实在在地发放到为朝廷而战的将士妻儿手上更得人心?” 谭谦是寒门之士,是以认为官府办事重在落实至地,这个方法倒是他想出来的。 徒元义笑道:“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吧,你们临时哪来那么多钱?”徒元义倒是也在等奏报需要朝廷“赏赐”周氏多少银钱。 金世越道:“东拼西凑,福建巡抚等地方官那凑了些,又在钱庄以朝廷名义借了些。” 徒元义暗想:这纨绔倒是大胆,若是读书人,怎么也要避避嫌,别人参他一个借钦差身份敛财可也够喝一壶了。 徒元义说:“花了多少钱,你去户部领吧,然后负责将钱还上。你们是怎么谈下来的?只给周氏一万两银子,他们怎么会同意?” 谭谦说:“我们头一回见时,不欢而散。不过,之后我们底下的事情有条不紊地照做,面上也是气定神闲,是他们沉不住气了,要与我们再谈……” 第194章 贫寒亲戚 周氏的代表刚来厦门时, 金世越带他们吃吃喝喝,表示都同是汉家子弟, 炎黄后裔, 本是一家亲。然后, 她吹牛说些大话,展示中原地带的强盛,关中、江南、朔方都得到强君控制。数世勋贵子弟出来的豪强作风就先压了那些在台湾小地方的藩地科举上去的文臣三分,令他们气势未谈先弱。 但一谈判时,周氏代表团要倚水军胜了霍家水军的余威, 金世越就表示要回老家去抱西宁郡王大哥和外公伊梨将军的大腿, 让台湾一方代表团目瞪口呆。 说好的温良恭俭让呢?呃, 他不是读书人,是个纨绔。 第一次谈判不欢而散,事情耽搁着。金世越却明着在厦门斗鸡走狗迷惑台湾的探子, 而谭谦暗里和部分锦衣卫已经开始调查抚恤水军牺牲或被俘虏的将士家属。 台湾那边又催促代表团赶快和谈到位。 于是又再一次谈, 金世越当面就问:“你们是不是想造反?” 这直把台湾周氏的代表团吓了一跳, 有这种谈判代表的吗?根本不按常理出牌。 周氏代表团成员问他是什么意思, 自称那一战也是误会,但是周氏损失过大, 是朝廷欺负了台湾周氏水军, 不守当初的信约。 谭谦要君子许多,就和他们说:“要说损失, 当然大周朝廷更大, 再说, 便是误会,也不该如此。一有误会,藩臣就要动武,是何道理?” 金世越说:“我是自请差事,不过是寻个借口来看看南边风物。皇上觉得南边也没有什么了不得的事,才派我来。如果是皇上如此圣天子也偶尔判断失误,你们竟是想造反,那皇上会改派我王兄来,或者孙原望、王子腾、冯唐、周显川、卢坤过来会更合适。” 台湾周氏的人不禁吓了一跳,他们不过是一边打一边占便宜,反正朝廷都是这种息事宁人的做事风格。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