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2节 (第3/3页)
过简晓令的情况,虽然他想多些时候跟自己的小大夫独处,但也知道这个时候简家人一定在等晓年的消息, 所以十分通情达理地表示要先回简家。 晓年点点头,和刘煜一同翻身上马,越乌等晓年坐稳了、牵紧了缰绳才开始发力,就看到赤追已经一马当先地冲了出去。 将越乌和赤追从马场带回来,是方便他们接下来的出行计划,也能缩短外出的时间。 一队人马并没有走管道,而是由刘煜骑着赤追带晓年他们走了一条捷径。 赤追有心把别人都远远落下,但也明白跟亲卫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保证主人的安全,所以并没有用到全力。 越乌带着晓年很快就追赶了上来,与之并驾齐驱。 虽然煜亲王非常想跟晓年共骑一马,以赤追或者越乌的能力也绝对可以承受得了。 但自己骑马,和被人护着骑马,那感觉是完全不同的……没有煜亲王在的时候,晓年都独自骑越乌赶过路,更何况现在有他在身边。 经过无数的事情,刘煜深刻明白,他的小大夫早已经是独当一面的大人了,若自己时时刻刻处处呵护,只能满足自己的欲望,却到底轻视晓年的能力。 与其过度保护,不如放开一些,让他可以跟自己并肩而行。 看到晓年朝气蓬勃的身影和带着笑意的侧脸,刘煜心底充满了喜悦和自豪——这种能够同心同行的感觉,比把他牢牢护在怀里的感觉,也许还要更让人心潮澎湃。 回到简府,晓年跟翘首以盼的祖父、叔父和叔母描述了堂弟的近况,同时把重午节晓令会归家的好消息告诉长辈。 虽然嘴上说着要让孩子多多历练,而且也一直在跟晓令保持书信往来,但他们不知道晓令有没有报喜不报忧,所以即便长辈们不怎么表露情绪,心里却是担忧的。 晓年能亲眼看到他的模样,对于简遵友他们来说绝对是颗定心丸,眼看着重午也不远了,更让人觉得高兴。 因为延年堂的关系,简遵友早就知道刘煜和晓年接下来要去金鳞山踏青。 他还不知道王府里有留守儿童,嘱咐了几句注意安全,还让他们趁着天气不算炎热,多在山里转转,当作散散心。 现在晓年已经及冠,是一个成年人,简老爷子的心态渐渐发生转变,不再总拘泥于担忧他和煜亲王的未来,而更希望他能去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既然苍术和决明都已经回来了,那芳疗房的事情,就要多让他们担着些,所谓带徒弟、带徒弟,总要带出师才算真本事。” 因为太后诏令,晓年随刘煜急急返京,他的两个徒弟苍术和决明则留在远安的延年堂,继续为接受了芳疗作为辅疗方式的病患看诊、治疗,但这只是权宜之计。 随着这些病人的康复,苍术和决明回到晓年身边,与其他师弟一起跟着师父继续学习。 他们是在晓年身边打好了基础才留在北境的,而且这两年又因离开师父很是磨炼了一番,无论是心智还是能力都明显高于几个小师弟,已经渐渐成为晓年真正的左膀右臂。 延年堂的芳疗房有煜亲王这个活招牌,根本不愁慕名而来的病患,又有延年堂的传统医理在前定症,相辅相成之下更显奇效。 若非有苍术和决明在,恐怕让晓年带着新徒弟来应对,还真有些吃不消。 但晓年并不是因为觉得一个人太辛苦、想要找人分担工作才对苍术他们倾囊相授、对每个徒弟都耐心、尽心、精心的。 他是想早些教出更多懂芳疗的芳疗师,让他们把这种方式带到更广阔的地方。 芳疗这个概念几年间在远安、在绥锦火了一把,也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并体验了这种方式,但说到底它还是个新兴的理念。 相比于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医学和香道,它还是个婴孩,必须得到更多喂养。 更何况就算是传统医学,也要不断有人开拓创造,才能不断发展,应对新的、或者曾经解决不了的病症。 比如堂兄简晓意的外科手术,还有那些名医世家拥有的独门医术……都在对传统医学做出补充。 晓年把芳疗的概念带到九州,但他明白自己所知其实十分有限,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感兴趣并从事这种研究,才可能让这个理念在九州大陆上继续生存和发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