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9节 (第3/3页)
论骑射功夫,整个宗室找不到比得过你们皇叔的人……不过,哀家听说,芝儿素来勤奋,小小年纪就已经在军中历练过,倒有几分你皇叔当年的样子。” 这时候徐太后的一句话,就让人生出了不同的想法。 如果煜亲王没有争位的打算,那争取他的支持,跟争取徐家,是一样重要的。 徐太后说刘芝像煜亲王,到底是想告诫他们,不要想着左右逢源、再去讨好刘煜,还是有别的考量。 虽然几个人都生在帝王之家,但到底不像父辈一般,所以一时之间做不了判断。 他们既期待煜亲王能够有所反应,又害怕煜亲王给出的反应跟徐太后的话一样难懂,让他们更加迷茫。 作为当事人的刘芝自然是最焦急的一个,他知道虽然徐家与父王已经有些交集,但父王也在他出发来京中之前嘱咐过他,说在京中谁也靠不住、谁也不能完全相信。 所有人仿佛被无形的手拖入了一个局,这个局就像一个漩涡,深不见底。 没有人可以看到结果,也没有人舍得出去,所以全部进退不得。 就在刘芝等人思绪满怀的时候,太后又笑着道: “趁着这个时候你们都在京中,快求你们皇叔带你们到校场上去,见识见识长辈的厉害。” ——顺便也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个胆识和能耐,与煜亲王为谋…… ――――――――――――――――――――――――――――――――――――――――― 煜亲王这辈子,至少到目前为止,没对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产生过兴趣。 曾几何时,他其实对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太有兴趣,直到遇到晓年。 起初,只是生活有了诸多捉摸不定的因素,好像一成不变的日子突然变得鲜活起来,每天都不知道第二天会发生什么、对方又会以何种方式出现在自己面前。 这种感觉很新鲜,很特别,所以就自然而然地牵动起某人的心。 而当一个人开始牵动起自己的心,对方任何一个小小的表情、小小的动作,就会进而促生许多思考的乐趣。 然后刘煜一直波澜不惊的心,在偶尔被刘炘惹出厌恶和怒意之外,有了别的体验。 不论是喜悦,雀跃,还是担忧、纠结,甚至是醋意和怒意这样有些负面的情绪……也开始有了别样的色彩。 尤其是小崽子占据了晓年的大部分注意力之后,煜亲王光是想制造点存在感、争点关注就要费劲心思了,哪里还有空闲去管宫里有什么动静、刘炘和徐家又如何折磨彼此了。 他没有放弃盯着京中和宫中发生的事的理由,只是为了保护他的小大夫而已。 过了一段舒心美好的日子,时隔几个月回到京中,再听到冀州皇帝和徐太后的话,刘煜的心情可想而知得糟。 他不像刘芝他们,还得揣测徐和迎合太后的想法,除了他的小大夫和晓年的家人,煜亲王不考虑任何人高不高兴。 所以,几个皇族少年就见煜亲王言道:“儿臣多年在京中,骑射功夫早已荒废,恐怕做不了什么好的示范……既有他们几个陪着太后,儿臣就先行告退了。” 不接太后的话话,甚至摆明了不愿意在慈安宫多待……这样的话,恐怕也只有煜亲王能够说得出,这样的事,也只有他做得出了。 徐太后最近被这些少年簇拥、奉承,正是高兴的时候,被煜亲王当面冷待,立时就想发火。 但她知道此时还不是跟刘煜翻脸的时候,于是忍了又忍,把火气压了下来。 每每这个时候,徐太后才能跟冀州皇帝“同一个冀州,同一个梦想”——要是刘焜没有给刘煜一个立阳军该有多好! …… 煜亲王通过自身的努力,终于能够从宫中出来,他也没有到其它地方去,径直回了自己的王府。 虽然这里也是煜亲王府,但跟绥锦的家相比,有天壤之别。 主院原本就没有侍女,拂冬和敛秋都是跟着晓年一起从晚枫院到了主院,集英院的美人被遣散之后,整个王府就剩下些仆从和亲兵。 因为年节,煜亲王让自己的长史、表弟蒋智回了蒋府,虽然在晓年的强烈要求下,郑荣跟着刘煜一起来了京中,但他们两个大老爷们待在空荡荡的主院,委实有几分凄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