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8节 (第3/6页)
廷岂不是撒的网更大,捕捞的鱼儿也就更多?我们也就更不容易被他人牵着鼻子走了。” “但……”上官婉儿轻轻握住李弘伸过来的手,感受着有力厚实的手传递给自己温度的同时,也带着一股磅礴的安全感,沉思了下还是说道:“既然如此,陛下您完全可以以当初的策略,用时间来应对消耗瓦解,以五姓七望为首的豪门勋贵们的光复之势,甚至就像当初一样,强制以为大唐出谋划策、荣耀传播我大唐文化为由,把他们再一次发配、分流到大唐边地。可您为何要突然间选择如此急不可耐的行事方式?给妾身的感觉就是……就像是陛下好像很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件事情完完全全的解决掉。而且妾身相信,如果陛下您有心,这些人是不可能绕过洛阳府尹,特别是城武卫等等力量,便如此轻易的就大规模的聚集在此的,而且还能够分毫不差的,在陛下您跟父皇、母后出现在洛阳的同一天出现在此冒死直谏。” 说完后,上官婉儿便神色稍稍显得有些紧张的看着李弘,特别是在李弘望过来的时候,还因为紧张,让她不由自主的伸出诱人的舌头,舔润着有些发干的红唇。 “时间太紧了啊。”李弘微微摇头笑了笑,看着车窗外的景象变成了洛阳宫内的景象,李弘继续说道:“这句话我们自长安出发后,我就一直在说,相信你们都以为是因为父皇、母后,想让李贤回长安的心意,我才如此说的这句话吧?” “可……哪一个帝王不希望自己在春秋百年后,能够青史留名,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英明神武一笔?当年太宗皇帝的丰功伟绩、皇图霸业,以及被天下人尊为天可汗的威武之名,父皇可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无时无刻的不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能够在治理大唐江山社稷上,虽不说超越先帝太宗皇帝,但也不至于碌碌一生吧……”李弘笑着突然在上官婉儿诱人的樱唇上亲了一下,瞬间就让原本稍微有些紧张的上官婉儿变得有些难为情起来。 面色有些羞红跟不好意思的上官婉儿,听到此处如果再不明白李弘的意思,那么就有些枉负她的才女之名了,于是便接过李弘的话题说道:“陛下如是做,是希望把这一件事情,记在父皇的功绩簿上,而不是陛下您的皇图之上?” “历史谁知道最后会被后人改成什么样儿,又会以什么样儿的态度跟措辞出现在后人的面前!如司马迁如此的史学家,在如实记载、编纂史册时,不也同样会参杂其个人的感情,凭借自己个人的好恶来为一些人树碑立传,《太史公书》一书,谁敢保证司马迁所记载的都是绝对公正的?所以,是非功过任由他人评说便是,至于自己,只要埋头按照自己内心坚定了的方向前行便是。名与利,昏君或者是明君,天下、社稷、百姓之福掌控在一个皇帝的手中,复杂多变漫长又短暂的几十年间,又岂是史书上短短几十行字,就能够定义一个君王是非成就的?世人皆重名利,深怕一步踏错,步步踏错。但身为帝王,心中可需记挂着昏或者明?天下苍生只要安好,落个昏君的名声,让后人唾骂、争议,岂不是更有意义一些?所以啊,做自己的事儿,管他旁人说三道四,我又不是白银黄金,怎么可能让所有天下人都认同我?”李弘笑着走下马车,而此时的洛阳宫内,李治的眩晕症则是再一次的发作。 第910章 犯众怒? “我又不是真金白银,又怎么能够做到让任何人都满意?这是他刚才说的?”武媚望了一眼躺在睡榻上沉沉睡去的李治,即便是睡着了之后,眉头依然是紧锁在一起,仿佛还在承受着眩晕症带来的巨大痛苦,无声的叹口气后,便示意上官婉儿与她往外面走去。 两人来到前厅,武媚缓缓坐下后,沉思着刚才上官婉儿所说的话语,并没有第一时间让上官婉儿在自己的旁边坐下,而是顿了片刻后说道:“看来陛下的春秋大限不远矣……” “母后,不会的。父皇如今依然是春秋鼎盛……”上官婉儿看着武媚神色间一闪而过的复杂伤感,急忙宽慰道,心里却隐隐有些后悔,自己是不是把刚才与李弘之间的谈话,对母后说的过于直白了一些。 “我虽然不知道李弘是如何知晓、断定的,但一旦李弘认定了,这事情八九不离十也就与他预言的相差不远了。这么些年来,你可曾发现,李弘那些远见、决策可有出现过失误?即便是袁天罡、李淳风在世,也没有李弘多年来如此笃定判定过那么多的事情。所以啊……你也不必替李弘请罪,本宫跟你父皇多年,这些日子本宫对你父皇的身体也是清楚明了一些的,大限将至……但愿弘儿的如此孝心,能够让陛下不留下遗憾吧。”武媚说着说着便不由自主的望了望身后,虽然她们二人如今离李治入睡的地方,中间还隔着很远,但在武媚的感觉上,仿佛李治就沉睡在她的身后,静静地听着她与儿媳妇的对话。 “母后,儿臣的本意并非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