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谋天下_第44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45节 (第1/4页)

    安南都护府的治所所在地,也就是如今的宋平(越南河内),依靠着从云贵高原的哀牢山起源的河流而建,顺着这条有名的红河河流顺流而下,便可以直入南海,也便可以与在海南琼州的裴行俭汇合。

    原本水路两路的进攻线路,因为萨利赫与夜月的密信,让李弘现在不得不重新做打算。

    比起征真腊,最终向对倭国一样,占领他们的港口,成为大唐商贸的口岸来说,李弘更为看重的是大食在万一的情况下,再一次向大唐的安西开战。

    虽然说如今的安西已经是固若金汤,根本不惧大食人的铁骑,但如果大唐开始同时打两场战争的话,对于大唐户部来说,将会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上一世的美帝曾经打了好几年的越战,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而后不得不主动撤出越南。

    虽然说一千多年前的事件,并不能成为这个时期的参考,但李弘也不得不作出最坏的打算,那就是如果万一大唐陷入到了这场战争的沼泽中,不能自拔的话,又该如何办?

    这个时候如果再加上大食向大唐开战,如此一来,对于李弘来说,绝对不是一个他想要看到的结果。

    但如今大唐以上国的身份,以真腊三王子调戏大唐公主为名义,向真腊出兵兴师问罪,显然是不可能还没有开打,就说停战就停战。

    毕竟如此一来,也只会让真腊以为大唐忌惮他们,助长他们嚣张气焰。

    所以李弘不得不在这个时候,留下袁恕己、郭侍奉与刘延佑一同征真腊,而他则要顺着红河而下直达南海,而后乘船经南海由海上前往大食都城。

    只在安南都护府的宋平停留了三日,李弘便率领着三千人的浮屠营,带着无法无天开始乘船前往南海。

    两天的顺流而下,三千人的兵力便再一次站在了海滩之上,远远望去,挂着大唐旗帜的两艘战舰,已经停泊在了简易的港口处。

    像是再一次进入了更加原始的部落一样,明媚的阳光下,简易的港口处除了大唐的两艘巨大的战舰外,便是一些如同渔船一样的商船,而在这些商船里,则是以大唐的商船居多。

    毕竟,如今这些地方还都属于大唐的疆土,并非是像上一世一般,属于他国疆土。

    熙熙攘攘的码头上,大量的财货在这里经过勘验、检测后,才能继续沿着海岸线,继续南下,真正的从北部湾进入南海,而后沿着海上古老的丝绸之路,商人们开始进行着真正的世界贸易。

    李弘自从进入宋平后,就有些踏入他国领土的感觉,毕竟上一世他还曾经去过河内,也从随着游船游览红河。

    就像是这一次一样,最终到达南定港口,而后再次乘船返回三亚。

    眯缝着眼睛看着港口的商人,慌慌张张的为他们让开大片的路,要不是身后招展的旌旗上,大大的唐字表明了身份,怕是这些商船与岸上的商人,都会一个个跳海逃生而去了。

    裴行俭与陈敬之两人快步迎上李弘,两艘并没有很多兵士,但已经准备了充足生活必备品的朱雀与青龙号,已经为李弘准备好。

    “估计明后几天,崔知辩便会从泉州赶过来,所以殿下倒是不用担心末将等人出征真腊的问题。”刚刚走上青龙战舰的裴行俭,就对李弘解释道。

    “那自然是最好了。”李弘站在船弦处,望着码头上浮屠营的三千人,正在有序的登舰,松了一口气说道:“三千人两艘战舰,食物与水充足即可。”

    “殿下放心吧,末将前日接到您的旨意后,就已经加紧人手做了,何况在这之前,末将与陈敬之大人,一直在为征真腊做着充足的准备,所以殿下您大可不必担忧。只是,征真腊少了您之后,我们在贡献真腊都城后,与真腊王的谈判该由谁来决策、定夺?”

    走进宽敞的船舱内部,李弘跟前除了尉屠耆外,便是裴行俭跟陈敬之。

    两人担心的可不是什么小问题,毕竟这一次征真腊,原本就以李弘为首,而今主将却要离开,虽说不会造成太大的军心不稳,但在善后事宜上,怕是这几个征战的武将,就容易在一些事情上产生分歧了。

    而在李弘从宋平出发时,刘延佑就曾经问起过李弘这个问题,李弘只是简单的给了五个字:裴行俭、马载。

    所以现在面对裴行俭的问题,李弘依然是相信,裴马二人当年能够把安西治理的井井有条,也就有足够的能力在真腊问题上进行决策。

    何况如今再加上马载又在真腊潜伏多年,以他们二人的默契,以及马载对真腊的了解,在战争过后,作出对于大唐有利的决策来,并不是什么难事儿。

    这里的山多林密,能够像中原那般平坦、广袤的土地并不多,所以无论是李弘,还是裴行俭还是马载,对于宋平以外,长山山脉分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