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谋天下_第42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2节 (第3/4页)

诉惊蛰,李倩与裴守德那里撤了吧,估计等明日我前往青城山时,他们就该趁机进入成都府,来找机会见狄仁杰了。”李弘把手里最后一块鲜rou递给了海东青后,而后才起身在花孟的侍奉下洗手。

    自始至终,海东青则是都一直稳稳当当的站在李弘肩膀上,无论是李弘起身还是弯腰,那家伙就跟长在了李弘肩膀上似的,桀骜不驯中甚至是带着一丝挑衅的看着花孟跟猎豹。

    在花孟跟猎豹心中,太子殿下是至高无上的尊贵,没有人可以比他地位更高,哪怕是你这只猛禽,也不该仗着殿下的宠爱,老是站在殿下的肩膀上。

    但自从上一次花孟想要拿下李弘肩膀上的海东青,被李弘阻止后,这只鸟儿就开始记仇了,对花孟就开始没有好脸色了,只要看见花孟,就会用它那双阴狠的让人心底发颤的眼神,死死的盯着花孟。

    乌鸦会记仇,但海东青会记仇,李弘还是头一次看到,而且这家伙不光记仇,还会报复。

    好几次趁着花孟不备,在从自己肩膀飞起时,都会从花孟头上掠过,而后扑闪着巨大的翅膀,用铁钩一样的指甲,把花孟头上的幞头抓落,然后仍在地上。

    最后还不忘往前飞的时候,回头挑衅的看着,追赶头顶脱落了幞头的花孟一眼,而后才会洋洋得意的振翅离去。

    这样的情形持续了好几个月,无论是花孟还是猎豹,都受到过它的挑衅,但碍于李弘的恩宠,两人对这只鸟儿也是敢怒不敢言。

    直到有一次海东青抓着花孟头顶的幞头,往前飞的过程中,扭头挑衅花孟时不小心撞到柱子上以后,这家伙才算是放弃了报复花孟几人的这一举动。

    但即便是放弃了,每次看见花孟跟猎豹,或者是惊蛰与芒种时,这家伙都会用它那阴冷的眼神,注视着人家,仿佛是在警告人家:给老子小心点儿,哪天趁你睡着了,把你眼珠子给你抠出来。

    第784章 青城山

    东汉汉安二年,张天师张道陵来到青城山结庐传道,创立了本土的真正宗教:道教。

    同时也使得青城山成了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首。

    而此时的青城山上,已经是道观遍布,甚至每一座山峰上,都能够找到一座座道观跟虔诚的信徒,所有遍布在青城山的道观,有的是以传经布道为主,有的则是传授武艺为主。

    游侠在大唐已经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民间团体力量,他们行踪隐蔽、飘忽不定、神秘莫测,时不时便会挺身而出做一些劫富济贫、打抱不平,而后让满城百姓齐声叫好的事情。

    他们不在乎这件事情的对与错,是否违反了大唐律例,在他们眼里,只要是富家商贾跟普通百姓有了矛盾,那么必然是富家商贾的错。

    所以游侠在大唐很是兴盛,他们愿意干着一些大唐捕快没办法干的事情,他们愿意不受约束,但却喜欢去用自己的理解方式,为天下冤屈之人鸣不平。

    久而久之,游侠之风在大唐便越来越盛起,青城山的道观,在结合了外来武术的融合后,便开始开馆授徒,传经布道。

    青城山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如城郭,站在大唐上清宫向下俯视,便像是左右前三个方向齐齐向主峰靠拢一般。

    所以常道观作为大唐“政府”出资建造的道观,变成了青城山上第一道观。

    曲径通幽、小桥流水、峰峦重叠,整个青城山用一个“幽”字便可概括,加上一年四季任何时候的气温都很宜人,所以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人要么是为修身养性而来,要么是为练武强身而来。

    一路前往主峰方向而去,并未向后世那般有着诸多的景点,虽然道观密布,但此时期的人们显然更喜欢贴合青城山的幽字,所以选择建造道观的地方,往往都会选择在幽静的半山腰,或者是山林较为稠密的地方,从而在建筑商就达到自然结合的境地。

    权善才与苏宏晖已经是气喘吁吁,但反观李弘以及他身后的两名太监,包括更靠后的一百名亲卫,都像是刚刚开始登山一样,一点儿也不觉得吃力。

    行人络绎不绝的山路上,大部分的游人都已经被前方开道的另外一百名亲卫队,支到了其他山路上。

    而在山下,权善才与苏宏晖准备的太子仪仗等,李弘一概没有让其上山,所以整体来看,整个山脚下要比李弘如今所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