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1节 (第3/4页)
蛇,不会真是找根棍子,找一处草丛抽风吧。 “还记得当年太子殿下的扬州行马?”狄仁杰讳莫如深的提示道。 “当然记得,不过那时候属下刚刚由不良人改制为捕快,那些大人物的事情,坊间听说过一些。” “当年殿下在扬州一进一出,而后便镇压了李敬业、越王李贞等人谋反一事儿,跟这一次相同的是,这一次他也只在绵州住了一夜,然后便前往成都府了,如果你是越王李贞的残余,你会怎么看待殿下此举呢?” “那肯定是说明太子殿下要再来一次与扬州同样的作为,来镇压叛乱了。” “是啊,你会这么想,人家何尝不会这么想?只要他们这么想,就会首先想到我,我狄仁杰为何让太子殿下死死不愿意放手,哪怕是自降身份也要把大理寺卿的位置给我留着?”狄仁杰看着元芳要张口,却制止他说道:“别说我狄仁杰能干,是大唐贤臣这样冠冕堂皇的话,大唐能人贤臣多如牛毛,不差我狄仁杰一个的。” 元芳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但狄仁杰的思维有些跳跃,他能抓住的东西不多,于是只好继续问道:“那就算是他们想到你,又能证明什么,又怎么会露出马脚呢?” “病急乱投医吧。”狄仁杰丢下这么一句话后,然后便轻松的看着想不明白的元芳。 第782章 成都府 利用李弘到达成都府给官场制造混乱的时机,狄仁杰趁机或者是迫于李弘追过来的压力,而后屈服于越王李贞的残余,那么其中狄仁杰必须要付出的是,把一些他们想知道的事情,告诉他们。 比如,太子殿下是从去年有人谏言陛下活人祭祀时,开始注意到巴蜀之地官场的,注意到越王残余的。 再比如,当年权善才昭陵伐树……昭陵伐树? 狄仁杰从里间突然间又跑了出来,把外面依然想不通病急乱投医的元芳吓了一跳:“大人,怎么了?屋内有什么?属下进去看看。” “屋内什么都没有,我问你,权善才是同太子一同回来的吗?” “应该是吧?”元芳有些莫名其妙,看着狄仁杰的异常行为说道。 狄仁杰愣了下,然后又再次缓缓在元芳旁边坐下,继续整理着他自己的思路,喃喃自语道:“权善才昭陵伐树,太子殿下宣政殿种树,这是不是也算是太子殿下对权善才等人的警告呢?” “如果是的话,宣政殿种树一事儿的根由是,陛下告知了太子殿下有人谏言活人祭祀。而权善才伐树,是……”狄仁杰仰天想了半天,最后范怀义的名字才出现在了脑海里。 但如今,范怀义早已经不知去向,从御史台改监察使,再到辞官,这中间只有短短的三个月时间,而后范怀义便从这天府之国蒸发了一样,没有人再能够得知他的任何消息,仿佛这个人根本就没有存在过。 “找到范怀义,怕是一切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了?”狄仁杰想了半天,最后下结论道。 “范怀义是谁?” “当年弹劾权善才昭陵伐树的御史,后来任剑南道监察使,不过三月后就辞官归隐,而后就再也没有消息了。” “这……这恐怕很难找吧,成都府想找一个辞官归隐的老头儿……” “他现在应该也是四十上下的样子吧,只是不知道变化有多大,找起来确实麻烦,但权善才会不会知道呢?毕竟他俩有过节。”狄仁杰扭头看着元芳说道。 “对了大人,属下心中一直有个疑问,不吐不快。” “你是想问我,当年为何要保权善才对吧?” “是啊,按你们说的,陛下都震怒了,为何后来经您跟越王求情,此事儿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难道说您当年跟越王真是一伙儿的?还是说您如今是真投靠他们来了?”元芳尽量让自己的语气不去触怒狄仁杰,所以说完后,看着狄仁杰有些颓然的样子,心中多少觉得有些过意不去。 “有些事你不该知道,我当年也是有难处的,只是现在回过头来想,其实范怀义弹劾权善才伐树只是个幌子,真正的目的,是想提醒陛下,越王李贞有谋反的倾向。那个时候不管是我还是陛下,或者是……看来都没有意识到啊。”狄仁杰若有所思地说道。 范怀义弹劾权善才时,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