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谋天下_第40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00节 (第3/3页)



    此时此刻,两人的眼神都显得格外的明亮,看起来根本不像是各自喝了一坛酒的人。

    “不是回到!是来到!”萨利赫挑着李弘话语里的病句纠正道。

    “什么意思?”李弘听出了弦外之音,视线也是不由自主的望向了那气呼呼,又极其郁闷的苏丹。

    “没什么意思,喝酒。”萨利赫率先端起了酒杯一饮而尽,然后便看着端着酒杯沉思的李弘:“你不是对我大食国所知甚多吗?难道这些你不知道?还是说你根本就是成心的?或者是……夜月乃是一厢情愿?”

    “这是你的条件不成?”李弘皱起了眉头,大食有什么风俗是关于夜月的?他确实不知道。

    “当然不是,而且以唐军在吐火罗展示出来的实力,还不会让我父亲,或者我们倭玛亚家族另眼相看的,强者与强者之间的合作,首先需要两者展示出彼此真正的实力,而后才是合作之间的利益分割,对?”萨利赫深邃的眸子显得更加深邃,淡淡地说道。

    “大食不也是没有在安西,拿出自己全部的实力?”李弘反问道。

    其实这个问题完全是多余,如今两国只不过是吐火罗境内,试探性的交锋了几次,连彼此之间最为根本的利益还没有碰到,所以这个时候,在藏着掖着的时候谈合作,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吐火罗、波斯、突起施,甚至包括大小勃律,对于大食还是大唐来说,都是弱小的可有可无的存在,是属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般的存在。

    他们的疆域对于二者而言,并没有说是能够成为对他们多么事关重大的利益,而他们的一步一步的蚕食小国,其实不过是为了扩大他们的影响力,或者说是,更是想要体现自己彼此国家君主的意志。

    而相对来讲,大唐则是在这方面,要比大食国的铁蹄步伐,显得缓慢、甚至是犹豫了很多。

    因为李弘从一开始便看出来,疆域的广袤,对于一个强大的帝国来说,特别是这个冷兵器时代,更像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因为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疆域广袤无际的王朝,能够强盛几百年,往往都是昙花一现般,他们的巅峰时期,他们的强大时期,都很短暂。

    但在短暂的同时,他们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他们在一片片土地上的印记。

    但这些印记,对于帝国没有丝毫的实际利益帮助,只是对于历史的记载,多加了几页纸的笔墨而已。

    所以如今哪怕是世界上最为富有的大唐,在面对疆域扩张时,也不会像大食那般盲目,哪怕是国内压力重重,哪怕是各种斗争依然不间歇的在持续着,但这丝毫不会阻止他们,继续向西、向东的步伐。

    所以倭玛亚王朝,在存在了一百年后,便土崩瓦解,便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中。

    当代人写不了当代人的历史,历史永远都是由后来者,书写着前朝的荣光,而这一份荣光里,必然要参杂着民族的自豪性。

    所以,当在恰当的时机,就会有一位深受民族自豪性,或者是对于开疆拓土极为迷恋君王出现。

    李弘不想做这样的君王,毕竟开疆扩土付出的代价太大,绵延不绝的补给线,多线作战的风险,如果再加上内部隐藏在暗中的动荡因素,国运将会很快消失殆尽。

    王朝也会因为战争的压榨,在层层剥夺着帝国的根基后,而后使得帝国轰然倒塌。

    但当面对气势汹汹,对安西有着野心的大食时,李弘不得不作出强硬的回击,所以历史在回到正轨的同时,在大食开始觊觎安西,在吐火罗成为了大食铁骑下的亡灵前,李弘必须把大食的勃勃野心给压制住。

    如果一旦大食踏过吐火罗,直面自己与南北两侧的突起施、大小勃律时,他们大食的气势是旺盛的,而主动于防守的大唐,无论是城坚刃利,还是兵强马壮,面对气势如虹的大食人,多多少少都会失去很多战略上的优势。

    历史上的大唐与大食进行过不少次的战争,而所有的战争结果不出意料的,都是大唐胜少负多。

    如此不单因为大食的侵扰,导致了安西都护府的牧族出现了不安稳的现象,开始一个接一个的趁机造反,在身后拖着大唐军事上的后腿。

    甚至还导致了大量的大唐工匠、女人、富商等等,都被大食人掠夺而去,从而被大食人奴役着,压榨着他们的身上的免费价值,从而使得大食得到了很多先进的技术。

    如今的大唐对于稀为贵的商品技术,控制的极为严格,这让大食等国,包括倭国等,一直虎视眈眈的想要偷取,但好在太乙城一向防卫森严,从来不曾给他人任何机会。

    成品商品游走在丝绸之路上,但技术一直控制在大唐的手里,这是李弘一直坚持的。

    但他从来不坚持,大唐文人士子,特别是当年的五姓七望所坚持的文化控制,他则是一直源源不断,甚至在吐火罗创造机会的进行文化输送,文化传承。

    而是他希望有朝一日,文化这种无形的兵器,能够在安西的土壤生根发芽,无论你是吐火罗,还是突起施,还是波斯等地,有论语、孟子等出现,有汉字成为他们的一种语言,在李弘看来,这比多少铁蹄踏平城池,都要有威胁的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