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3节 (第2/4页)
至是空门打开,完全开放给了李敬业。 “你是担心李敬业在我离开杭州北上之时,乘水路迂回到我身后吗?”李弘拿起大来皇女的手,擦掉了案几上快要干掉的茶水。 这一举动自然是换来了大来皇女的强烈反抗,但无论如何反抗,大来皇女的袖子,还是被李弘拿起,无情的擦掉了案几上留下的茶渍。 于是大来皇女便气鼓鼓的看着毫无所觉,一脸理所当然的大唐太子殿下,继续跟他的臣子说话,对于她无声的抗议,一点儿反应都没有。 “是,臣是担心如果李敬业趁我们不备走水路的话,到时候无论是臣,还是殿下您,都将把背后置于他的铁骑之下了。”李崇义不置可否点头说道。 “他敢吗?被俘的倭国俘虏就在这里伺候你喝茶呢,李敬业敢走水路挑战那五艘战舰?”李弘自负的指了指大来皇女,换来的便是大来皇女张牙舞爪的抗议他。 “此计甚妙,但殿下,臣以为还是需要做一些防备才是,李敬业为人狡猾多变,加上又有……熟知您的人在一旁建言献策,怕是到时候给了李敬业空子可钻。”李崇义想要说沛王,但想了想,最后还是改口提醒着。 “老六啊,老六是不到黄河心不死啊,不必理会他,就算是给他水路,他也不见得能讨到什么好处,你下去吧,连夜出发,快要入秋了,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这些叛乱,让老百姓不要因为叛乱而损失太多了。”李弘拍了拍大腿,对李崇义说道。 “是,殿下,那……臣便立刻出发,还请殿下您保重。”李崇义起身行礼说道。 “保重。”李弘挥挥手,看着李崇义的背影离去。 大来皇女踞坐在案几对面,待李崇义的身影消失后,立刻张牙舞爪、龇牙咧嘴的向李弘扑了过来,恶狠狠的抗议道:“我不是俘虏,我是遣唐使,我是倭国公主!” “行行行,俘虏公主、俘虏遣唐使。”李弘按住大来皇女阻挡他端起茶杯的手,附和着说道。 芒种带着李崇义离去,猎豹又快步走了过来,李弘望着猎豹跟刚才芒种禀报时差不多的神情,好奇的想道:这是怎么了,难道又有人来了? “殿下,润州刺史李思文求见。”猎豹躬身行礼道。 “李思文?确定其身份了吗?”李弘心中一惊,这个时候李思文跑过来干什么来了? 而且,李思文乃是英国公李绩的次子,李敬业的叔父,一直任润州刺史,这个时候跑来,不寻常啊。 当年英国公李勣历经高祖、太宗,一直到父皇登基,他都是朝堂之上的重臣,扬州大都督便是皇家对于他的褒奖,赐姓李之事儿更是不用多说了。 这也是为何扬州等地,英国公李勣子嗣任职较多的原因了。 就像其他地方的要员,也同样是被当年跟随高祖、太宗的重臣后裔把持着,外臣基本上很难在任职此地后,有所作为。 要么是被他们同化,跟他们同流合污,加上五姓七望的辅佐,这一个地方虽然不像是一个小朝廷一般五脏俱全,但说是一方诸侯也不为过,甚至朝廷的命令在这里,不如一个刺史的一句话好使儿。 再要么就是不愿意与他们同流合污,来到此地任职不到一年,便会因为其他各种各样的问题,被朝廷调任回去。 而后就是五姓七望或者是与六部有关系的官员,联名举荐其他官员来此任职,从而来达到他们的小圈子能够在庞大的利益链之间,一直形成一个强大的保护圈。 所以大唐当初在这个时事背景下,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在打击五姓七望、门阀贵族之时,也不得不在制度上加以约束他们。 那便是削弱了大都督手中的权利,把权利回收至朝廷,再任命节度使过来行驶都督一职,但最后因为其制度的不完善化,则使得节度使成了大唐最大的诸侯。 李弘此次南下江南,便是有这种打破家族对于地方垄断的决心,从而使得朝廷大于地方要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