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7节 (第3/4页)
在来时,面见天皇的时候,也已经得到了旨意,那便是万两之下如果大唐同意,可以立刻赔付大唐银子,只要他们离开,不再堵在家门口就行。 这几日渔民都无法出海,只能是在濑户内海海峡间,像是在水盆子里捞鱼似的,象征性的捞上几尾鱼果腹。 但万两?面对这样的巨舰,自己上舰的时候都已经感觉到了,一万两银子,怕是连那像是能够遮天蔽日的船帆都买不下来一个。 而且那个独眼龙更狠,开口就要一千万两银子,这……这对倭国来说,一年的收入也就刚刚足够一千万两银子啊,这如果全部给了大唐,倭国上至天皇,下旨打渔百姓,怕是都要吃土喝海水了! 而这个更像大唐官吏的官员,则就好说话了很多,经过几番磨嘴皮子,赔金也从一千万两降到了五百万两,但是五百万两别说是自己,就是天皇也不可能给的。 这样一来,天皇自从前年登基后,想要建造的斋宫也就不可能建造了,如此一来,以杀死自己侄儿登上皇位的天皇,如何向天下人交代自己的仁至、厚德? 所以,这大唐官吏死死咬住的五百万两白银,他是无法做主的,经过一夜的谈判,最后依然是不欢而散。 而那个独眼龙,竟然在谈判还不到深夜时,就打着哈欠离开了,这也太不懂的规矩了吧? 倭国使臣坐上自己来前的小舟,羡慕加嫉妒,以及痛心的看着那如巨龙、巨鲸一样伏在海面上的巨兽,神色复杂的缓缓向海峡内行去。 海上等了两日,却依然是没有等来天武天皇的消息,就在李弘已经等的不耐烦的时候,终于再次见到了那个上次来的使臣。 但这一次使臣给的回话却是相当的强硬,看在上国大唐与倭国世代友好的份儿上,同样看在大唐水师老师远征的份上,愿意赔付十万两银子给上国大唐。 不等使臣话说完,李弘一脚便把使臣从高高的船舷处踹进了海里,扯下眼罩骂道:“告诉你们那狗屁天皇,十万两银子,老子这几日的花销都不止十万两银子了,还有,既然你们那狗屁天皇知道与我大唐世代友好,我们大唐不远万里、爬山涉水,为了我们共同的友谊而来,你们就拿出这样的诚意吗?还当我们大唐是你们的上国,还想让你们的遣唐使前往大唐吗!快滚!告诉你们的狗屁天皇,明日老子率船穿越濑户内海,一日不给钱,老子一日不离开!” 濑户内海长不过四五百公里,穿过后便是岛屿众多的濑户内海以及四国岛,这里盐业、渔业较多,适合种植水稻,所以站在战舰之上远远望去,便能看见众多被开垦为梯田的农田。 而随着李弘三艘巨舰驶入濑户内海,渔业在这几日便开始了大规模的萎缩,很少能够看到像样的船只进入海上打渔。 三艘巨舰从最狭窄的濑户内海峡进入濑户内海后,依然是一南一北,北上难波、南下往九州方向,而后顺着四国岛继续北上,与原本北上之后,经过难波后,南下的船只会和,而后继续转圈。 如此一来,等于李弘利用两艘巨舰,一南一北的绕着四国岛在转圈,而另外一艘,依然是像当初一样,横跨在濑户内海的入口处,把所有想要下来打渔的船只,统统的赶上了岸。 三艘巨舰驶入进了真正的倭国腹地,原本以为博多等地的渔民,终于可以暂时避开大唐的巨舰打渔时,却不想在出海处,却横着一条大唐船只象征的龙船! 这艘龙船并没有像那三艘舰船一样游弋,而是明目张胆的进驻进了博多港最远处的港口,紧挨入海口,像是收费站似的,居高临下的注视着每一艘想要经此入海的船只。 龙船乃是前隋杨广所造,当年李世民想要修缮,却被魏征劝谏,最后李世民只好忍痛割爱,而后来武媚看上了这艘船,便让李弘给修缮、加宽,以此来适合近海航行,适合抵挡风浪。 每一层从原本的一百六十个房间,足足扩大到了两百个房间,而随之而来的,便是需要大量的水手来为其服务,加上这一次李弘又在船上装满了粮草等物,这艘像是永不沉没的航母一样的庞然大物,足够在海上停留半年之久,而不需要靠岸补给。 李弘如今便守在这艘船上,而至于朱雀、玄武与夫诸,李淳风、崔知辨、张翌三人同时劝谏,以进入倭国内海后形势不明朗,容易碰到危险为由,硬是把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