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6节 (第2/3页)
烽火台或隐若现。 “是,大都护。每座烽火台都有二十人在守护,白天的时候人会少一些。” “带我去看看你们的营地。”李弘紧了紧身上的皮裘,没办法,这边的天气真冷,就算是现在还未走出玉门关进入沙漠,但是这晚上已经足矣把人冻僵了。 “是,大都护。”袁恕己三十岁上下,身材不是很强壮,个子也不是很高,但身上溢出的却是一种常年在战场上,磨砺出来的杀伐气质,让人不得不对他侧目相看。 在袁恕己的带领下,李弘一行人跟着走到了位于玉门关面向西域这边的城门一侧,这里虽然同样有灯火,但并没有显得人声鼎沸。 栅栏门在袁恕己出示了令牌之后,才缓缓打开。兵士手拿风灯,一手握着横刀,警惕的眼神打量着李弘等人。 “不错,看得出来你们虽然不归安西都护统领,但是警惕性还未因为他们驻守安西四镇而丧失。”李弘看着门口的几个兵士,淡淡地说道。 “谢大都护夸赞。”袁恕己好像到现在还没有笑过。 跟着袁恕己走到了一排排用石头砌成的房子中,里面的兵士此时正百无聊赖,而一些军官也已经跑到城内疯去了。 随便找了一间兵士的房间,这是足足可以容纳五十人的房间。按照唐代军制:十人一火,五十人一队,三百人一团的建制。 所以这里这样的房子,足足有四五十个,再加上玉门关城内其他地方的兵营,容纳万人看来不在话下。 看着一个兵士因为袁恕己进来后,立刻示意其他人跟自己站起来,袁恕己对他们点了点头,队正走到袁恕己跟前,道:“将军,可是有要事儿?” “无事儿,随便过来转转。”袁恕己终于露出了笑模样。 正待向队正介绍李弘时,却被李弘伸手制止了。 只见李弘缓缓向前两步,走到那个队正跟前,先是上下打量了一番,然后说道:“寝不卸甲?” 队正翻翻眼睛,皱着眉头看着他。 虽然不认识眼前的人,但看眼前的人身上穿的那白色大皮裘,就知道是非富即贵之人,看年龄也就才十五六岁,但想来应该是大官的子嗣吧。 但即便是如此,队正也像是没有听见李弘的话般,只是看着李弘在房间转来转去。 “五十人一房间,却是不错,最起码在冬天可以增加些暖意。”李弘不在意队正没有回他的话,转了一圈后,又再次走队正跟前,淡淡地说道:“脱掉你的甲胄。” “为何?在没有睡觉前,兵营有令,任何人不得脱掉甲胄。”队正在袁恕己拦他前,飞快的把话说了出去。 “大都护,这些兵士一向粗鲁惯了,就是末将也是粗鲁之人,所以还请您勿怪。”袁恕己虽然是赔礼的解释道。 李弘不在意,只是继续看了一眼那队正,然后转过去走了两步,蹲下身子一手摸着睡榻,淡淡地说道:“那你就让他先卸掉甲胄。” 说完后李弘也不回头,手摸着睡榻上的褥子捏了捏厚度,然后掀开褥子又摸了摸下面的草垫,直到把人家的被子拿起来摸了摸厚度,这才满意的回过头。 队正也在袁恕己的勒令下,脱下了身上的甲胄,此刻看李弘的眼神,多多少少有了些敬畏,这可是连自己的将军都喊人家大都护啊,自己可是惹不起的。 李弘脸色一直都很平静,走到队正跟前,伸出手摸向那队正的肩膀,一摸之下,那队正身上的衣服,竟然只是约莫两三层厚的棉布缝制起来的衣服,并不是由户部免费提供给兵部,运往西域,跟云中还有辽东道上分发给将士的棉服。 “命所有人卸掉甲胄。”李弘再次伸手摸了摸人家的裤子,一样,依旧是两三层棉布叠加的裤子。 在棉花还未出现在大唐之前,这就是平常百姓御寒的衣物,只有富贵人家才可以用皮裘等其他动物皮毛,来取暖过冬。 袁恕己不解的看了一眼李弘,但依然是听命,让所有人卸掉了甲胄。 “花孟、芒种,过去看看。”李弘在昏黄的油灯下扫视屋里的所有人。 不一会儿的功夫,花孟跟芒种冲他摇头,齐声说道:“都是棉布衣服。” 李弘听完后叹口气,盯着的队正问道:“你们可曾有发棉服?由朝廷免费发给你们的棉服,可知道此事儿?” 袁恕己恍然大悟,一开始他还没有搞明白太子殿下,摸人家睡榻,又让人家卸甲胄是想干吗,此刻他知道了,人太子殿下是想看看棉服有没有被分发下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