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8节 (第2/3页)
才继续说:“我让你们干这个,你们也不要以为只是小事。玉米产量高,家家户户都种玉米,你们可知道他们粮仓中存了多少?一年种了能收多少?这些玉米都收上来,丹县肯定吃不下那么多。” “往后啊,你们都是要放出去的。”柳爻卿淡淡道。 这些人是他找皇帝要的人,只能算半个丹县人,不会永远留在丹县。 某种程度上,他们能够代表官府的态度,以及皇帝的态度,柳爻卿不会跟他们牵连太深,却也不是完全撇清关系。 他心中有个宏图,要慢慢展开。 玉米的价钱一降再降,已经到了八成人都接受不了的程度,几乎没有人能想到柳爻卿竟然让玉米的价钱变得这么低。 当初衙门推广玉米的时候,价钱高的吓死人。 这东西能熬粥,能烙煎饼,能做馒头,怎么吃都行,而且产量极高,似金非玉,极漂亮。那会子亲眼从地里掰来玉米,那真是看着跟一捧捧玉石似的。 都知道是好东西,总感觉价钱肯定低不了,却没想到现在变成这样。 几乎所有人都不理解柳爻卿为什么这样做,现在粮商不会囤积玉米,但柳爻卿要了玉米是有用的,但他就像jian商那样拼了命的压低玉米的价钱。 “我们便是叫玉米烂在家里也不卖。” “大不了明年不种玉米了,全部种花生。” “不种玉米。” 许多人都这么想着,可话说完了,自己再回头想想,同样一块田地,必须得是上等田才能种花生,而且吃肥厉害,捞了旱了都不行,会严重减产,就算是伺候好了得出来的花生或许也能卖些银钱,但真要仔细算计,其实不如种玉米划算。 而且若是不种玉米,家里难道还能一年到头都吃土豆? 只有种玉米,家里人口多的才能填饱肚子,要不然就得像以前那样饿肚子。 所以玉米必须得种,还得多种。 但要叫他们卖玉米,却有很多人都不甘心,不想卖。 “咱们家卖,今年的玉米都卖了。” “可是爹,那得少卖多少钱啊。” “那又有什么办法?价钱是卿哥儿定的,就这样还比外面那些jian商多呢,咱们现在要是不卖,你哪来的银钱去念书?你大哥也等着银钱取媳妇,咱们家跟旁人家不一样,不能再等下去了。” 他们家离丹县远,原本玉米价钱还高的时候,家里玉米多,怕路上不放心,便没有去丹县卖。 这回衙门来人,说是帮着柳爻卿收玉米的,价钱虽然低,但是不用自己送去丹县。 有些大粮商灾荒年会捐粮出来,跟衙门关系都挺好,平日里衙门也会顾着这些人。至于他们背地里什么关系,那就不是普通百姓知道的了。 丹县找衙门的人来帮忙,大家都习以为常。 只不过帮着运送粮食的看似穿着平常的衣裳,但身份却都不是普通人,只是这些没叫人知道罢了。 “即便只有两成人卖玉米,也能解咱们丹县的燃眉之急了。”柳爻卿看着账本道,“抓紧时间搓饲料,猪和鸡都喂起来。” “现在一些小公鸡已经能吃了。”哲子哥道,“咱们去抓几只来?” “成。” 公鸡比母鸡长得快,眼瞅着就大一圈,这会子一个个沉甸甸的趴着,因为经常见人来放饲料,并不怕人,弯腰就能抓起来。 头年的小鸡嫩,炒着吃最好。 晚上柳爻卿吃了顿炒鸡,琢磨道:“是时候叫高富贵那些人来开会了。” “我来写信。”哲子哥道。 信送出去,高富贵那边的人就知道,这次开会,基本今年就没有别的大事了。 这回屋舍用不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