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5节 (第2/2页)
真相之后,他对祝安世,也依旧提不起来半点冲动,毕竟这都过去三年了。 最主要的是,他对宋逢辰的爱不比当年对祝安世的少。诚然,和上一段恋情相比,他和宋逢辰之间或许缺少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可这并不妨碍他偏爱这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这个男人也许并不符合他以往的择偶标准,却愿意给他全心全意的爱。 他沉稳、温润、老成见到、胸有丘壑…… 无论男女,被人宠着的感觉只好不坏。 徐舒简想被宋逢辰捧在手心一辈子。 至于祝安世,无所谓对错,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除了愧疚之外,徐舒简对他再无其他的感情。 宋逢辰回过神,他唇角微弯,语调不经意间上扬:“这可是你说的。” “嗯。”感受着宋逢辰周身几乎化为实质的愉悦,徐舒简应了一声,而后凑到宋逢辰耳边,语气温柔,落地有声:“爱你!” 宋逢辰直接乐开了花。 事情就这样暂时揭过去了,两人默契的没有再提起这件事情,祝安世也没再出来秀存在感。 九月三十号这天,郭炳生找上了门来。 “凶手找到了。”连着喝了这么多天的药汁,郭炳生的身体总算是大好了。他接过宋逢辰递来的白开水,一饮而尽:“是以前住在我家的黄建国。” 当年郭炳生被打倒,一应家产都被没收,其中十几处房产全都分给了贫苦百姓居住,其中就有黄建国一家三口。 十年下来,黄建国顶了他父亲木工长工人的工作,又娶了一个同样出身贫苦人家的老婆,一连生了四个孩子。 家里人口一多,他家住着的原本还算宽敞的五十平大小的东厢房顿时就显得有些拥挤了。 偏偏这个时候,郭炳生平反了。上头强制性的把房子又给收了回去,然后给他们重新安排了住房。 问题在于,当年分房子的时候政策好,是按人头分的。现在因为城里住房紧张,想分房子得严格按照级别来。黄家只有黄建国一个人上班,级别也不高,最后上面只给他分了一个不到二十平的小单间。 想到他家一家八口人将来就要挤在这么一间破屋子里生活,黄建国心里一堵,直接就恨上了罪魁祸首郭炳生。 郭炳生查到黄建国身上的时候,他已经死了。看着这一家子老老少少,郭炳生到底是动了恻隐之心,托人给送了两百块钱过去。 “老先生宅心仁厚。”宋逢辰说道。 “就当是给自己积德了。”郭炳生叹声说道。 第91章 十一这天, 京城大学照例休课三天,徐舒简作为京城大学教师代表, 应邀参加国庆大游行, 天还没亮就出了门。 宋逢辰原本也想过去凑凑热闹,只是他去的太晚,游行已经开始了, 现场人山人海,锣鼓喧天,人声鼎沸,他站在人群外围,基本上也看不见什么东西。 站了十几分钟, 实在是有些无趣,宋逢辰揉了揉生疼的耳朵, 干脆回了家。 看着空荡荡的屋子, 反正闲来无事,他挽起袖子,找了个搪瓷面盆出来,接了半盆水, 打算把家里里里外外清扫一遍。 然后他从衣柜里翻出了一张房产证。 可不正是三个月前郭炳生送给他的那套房子的房产证。 他想了想,拉开衣柜中间的抽屉,翻了翻,果然在一个木盒里找到了一串钥匙。 正好他这两天有空, 家里也打扫的差不多了,那就去看看吧。 他们俩现在住着的这套房子是上面分给徐适道的那套, 不到六十平,刚开始那会儿还觉得不错,两个人住,不大不小的,正合适。 可这么几个月下来,家里陆陆续续的添了不少东西。先不说宋逢辰买回来的那堆生活用品,前段时间徐舒简迷上了逛琉璃厂和废品收购站,买回来的旧书字画什么的堆满了大半个书房。 也是时候换个大点儿的住处了。 打定主意,他拿起钥匙,按照房产证上的地址找了过去。 宋逢辰怎么也没想到郭炳生送给他的会是一座公馆。 锈迹斑斑的黑漆大门,门前台阶下立着一对圆形大石缸,门墙上挂着一副木对联,红漆底子上隐约可见一副对联,应当是:“九域同舟民安国泰,八方共济物阜年丰。” 整座公馆占地面积超过一千五百平方米,主楼为三层一底十二间砖木混凝土结构,有大理石雕刻装饰,典型的中西结合建筑风格。此外还有纯西式平房六间,停车房一间,地下酒窖一个,前小花园现菜地一块。 相比于破败不堪的郭家老宅,这座公馆的损毁程度还不算太严重,除了墙体破损的厉害之外,房屋主体因为是用纯青石修建的缘故,基本上没有开裂、渗漏等质量缺陷。这样一来,要想改造这座公馆也就容易的多。 宋逢辰将这座公馆里里外外的打量了一遍,心底也慢慢的有了主意。 屋顶要翻修,因为瓦片缝隙里都是泥土和杂草。 十年没有维护,地面坑坑洼洼的,铺在过道上的青石板没有一块是完整的,重铺是必要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