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2节 (第3/3页)
来,陪我一起找有关干旱和暴雨的农书。”赵永泽拉着刘珍儿进了书房。 干旱?暴雨?再联系到现在天气的反常,刘珍儿惊了一下:“殿下是怕还会有干旱或是暴雨?”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赵永泽从书架上找出几本书,语气低沉,“还是有备无患的好。” 刘珍儿想着这次大庆全国性的降温,也不敢轻慢了,找出了以往各朝关于天灾的记录。 翻着以往的灾害记载,刘珍儿是越看越心惊,里面很多天气反常附带的灾害,现在已经隐现端倪了。 “暴雨怕会引发洪涝,干旱又伴着蝗灾。”刘珍儿拿着书本,觉得重若千钧,“只要发生一种,这民生就艰难了。” 赵永泽面色冷郁:“大庆疆域辽阔,怕就怕两者都有。” 这个万事全靠人力的时代,即使大庆国力再强,也经不起这么折腾啊!刘珍儿想着四处天灾的场景,都不由打了个寒颤,在脑海里拼命的搜索前世知道的关于防灾的知识。 “天要下不下雨我们干涉不了,我们只能想办法预防洪灾和蝗灾了。”刘珍儿叹道。这个时代没有干冰降雨,也不能人工驱雨,只有时候减少灾害了。 赵永泽蓦然转头看向刘珍儿:“蝗灾也能防?” 刘珍儿这才想起,这个时代的人还迷信着‘蝗神’,觉得这是天降惩罚。 “殿下也觉得蝗虫是上天降罚?”刘珍儿看着殿下问道。 赵永泽眼露不屑:“不过是些虫子,一捻即死,所谓天罚,只是无知者的畏惧罢了。” “只要把它当成虫子,那杀死的方法还是很多。”刘珍儿见殿下满脸鼓励,便把想到的都说了出来,“鸡鸭吃虫,可以多养些;飞虫都向光怕火,也可以在晚上烧火引虫……” 赵永泽的心情放松了很多:“珍儿的主意果然多。” “我只是对蝗虫少了那层畏惧罢了。”刘珍儿道,“难的还是让百姓配合灭蝗。” 赵永泽思忖了一下:“玄妙观的道士,既然领了皇家的供奉,现在也是时候干事了。” 不久后,京中底层百姓口中就有流言:被城隍镇压的蝗妖跑了出来。 蝗妖的流言在京中大佬有意无意的纵容之下,渐渐向四处流传开来,本来就因天气反常而担忧的百姓更加惶恐了。 这时,玄妙观的道长站了出来,说城隍托梦告知了灭杀蝗妖的方法。 玄妙观的道长是天子亲封的玄妙真人,在百姓的眼里就是很有道行的人了,他说出的话大家都信,也稍稍安心了些。 朝廷重臣看到这情况,也全身心的投入到防洪防旱上了。 营缮司的人开始重修京城内的排水系统,虞衡司的人开始发动人在黄河两边种树种草,水利司的人开始巡视修整大庆各处河流堤坝,并在各地发动百姓修筑堰塘蓄水。 冷了一个春天后,夏天变的格外燥热。 “给我打盆凉水来。”刘珍儿半夜热醒后,坐起身吩咐道。 同样没睡着的秋雨连忙爬起来去打水端来:“女史,奴婢还是给你打扇吧。” “不用,整夜都是这么热,光给我打扇了,你们怎么办?”刘珍儿擦了汗之后,才觉得温度降了些。 秋雨愁道:“殿下又不让您夜里用冰,这么热着也不是个事儿啊。” “把这些水洒在房间吧,希望能降些温。”刘珍儿想道昨夜殿下看到她用冰时的黑脸,也不敢轻易触他的眉头了。 这一夜,刘珍儿都没睡安稳,直到黎明前才稍稍睡好了一些。然而,一到天亮,她还是翻身起来了。 “夏日炎炎正好眠。”刘珍儿打着哈欠道:“如果不是这天气,倒正好眠。” 夏荷一边服侍刘珍儿洗漱,一边看着殿外无精打采的水杉道:“都半个月没落雨了,钦天监也没个准话。” 后世的天气预报还不一定准呢?这个时代,谁敢当着皇帝乱说?刘珍儿洗漱完,人清醒后,带着人一起去了正殿。 “珍儿昨夜没睡好,是太热了?”赵永泽一下子就看出了刘珍儿和以往的不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