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3节 (第2/2页)
范垣的反应仍是那么“习以为常”,就像是被皇帝指控的不是自己,就像是他不知道这指控背后的后果。 但事实上,却没有人比范垣更加清楚,此刻他的这份淡定自若,正是因为已经早就知道了,当往事终于揭穿,小皇帝的反应会是什么样的。 他本来可以继续保守这个秘密,他也知道此刻选择告诉朱儆,仍是极大的冒险之举。 就像是当初在演武场上教小皇帝射箭,却不慎射伤了士兵。 就像是那次他微服私访,却遇到了刺客行刺。 前车之鉴,他也怕自己cao之过急,拔苗助长,从而适得其反。 但已经不想再继续沉默下去了。 自从陈琉璃被误杀的那夜开始,他牢记琉璃的遗言嘱托,同时也是为了家国天下的前景着想,所以,强行按捺心中的悲愤,惊怒跟恼火,尽心竭力地教导着她最爱的这个孩子,侍奉这位一国之主。 后来,面对琉璃的质问,他从最初的将罪责揽在自己身上,到一次次的违心不答,这一切,无非是他知道,对于琉璃而言,她毕生至为珍爱的只怕就是这个孩子,假如得知是朱儆亲手害死了自己,叫她情何以堪,如何接受? 所以宁肯让琉璃恨着自己,也不愿意让她知道,害死了她的,正是她视若珍宝的朱儆。 但是他毕竟低估了郑氏。 *** 当年范垣也不是没怀疑过郑氏的,只是那会儿杜三将所有罪责兜揽了过去,并痛斥范垣图谋不轨,说是奉了先帝的密令,倘若皇太后跟范垣有任何不轨,便即刻行密令让太后殉葬以全名节。 先帝深知范垣跟琉璃之间的瓜葛,也不是没疑心过,所以那时候范垣才刻意跟琉璃保持距离,表面上只冷冷淡淡的。 如果说先帝临去留下了这道密旨,倒也不是不能够的,所以范垣才信了,到此为止。 郑氏才也因此成了漏网之鱼。 上回御膳房所赐的糕点上的毒,跟先前害死琉璃的那种不是一样的,更何况很快严雪自己承认了,所以范垣并没有仔细往郑氏身上想。 直到郑氏最后摆了这一道,实在够狠。 郑氏服用的是跟琉璃一样的毒,这样一来,自然会引发御医的注意,也会引发朱儆的疑心。 而且一个是皇太后,一个是废后,且两人死的时候范垣都在跟前,所以说范垣简直像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另外,之前琉璃身故,范垣因为顾及朱儆年纪小,这样小小年纪的孩子若是知道自己亲手害死了母亲,只怕一辈子都要毁了。 又加上琉璃的遗愿,所以范垣只严命所有人都噤声不语,更加大肆清洗宫中可疑人等,对外只粉饰太平说皇太后只是急病罢了。 这样乃是为了保护朱儆。 但是现在给郑氏夫人如此一招,反而成了他做贼心虚似的。 当然,郑氏也知道,自己这样一招是破釜沉舟,范垣自然会知道所有事情都是她暗中所为。 如果范垣想要洗脱罪名,大可向皇帝坦诚一切,说明真相。 但如果是这样的话,势必要提起往年之事,也势必会让朱儆知道他亲手害死了他的母后之事,而皇帝知道真相后是何反应……无人能够预知。 所以郑氏自戕,便把范垣推倒了一个两难的境地。 不管范垣做出如何选择,都注定了无法了局。 现下,范垣仍似在风口浪尖上。 朱儆无法接受自己所知道的真相,反指责范垣。 范垣望着惊怒交加的小皇帝,终于说道:“从皇上小的时候,我以少傅身份,从来对皇上十分严格。” 他的声音一如往日般沉缓平静,就像是先前给朱儆上课上后一样。 朱儆拧眉望着他。 范垣道:“我对您说过多少次,皇上的一言一行都该留意,因为,看似很平常的一句话,一件事,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甚至害死千千万万人。” 朱儆心头一震:从小到大,范垣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 比如那次他纵容小狗圆儿的时候,比如在演武场的时候,比如…… 当时他只觉着范垣小题大做,哓哓不饶人,十分啰嗦古板。 但是,此刻听他突然提起这句,却让朱儆不寒而栗。 原来……范垣早就告诉了他,正因为他的不经意的言行动作,曾经害死了他最珍爱的人?! 范垣望着朱儆的双眼:“那时候皇上还小,未必懂得。” 他继续说:“但是现在,皇上已经长大了。” 范垣的脸上流露出一种似感喟又似欣慰的淡笑:“皇上长大了,也该有自己的判断,我本来想继续隐瞒此事,但……我相信皇上,终究会知道该怎么做。” 他的声音是前所未有的温和,对朱儆而言,却潜伏着无法比拟的残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