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家庭_第2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节 (第3/3页)


    这时候一队二队的麦子收的差不多了,地里大片大片的麦茬,只有三队四队还有金黄一片迎风招展。

    地里没人,居然都跑去三队的地里,不知道在搞什么呢。

    等她走近一点,发现张根发举着个铁皮喇叭在那里卖力地吆喝,“现在很多地方亩产四千多斤,咱们能落后吗?咱们周家庄一直都是县里先进大队,怎么能落后?不能!必须不能!我不能丢人,你们更不能丢人!咱们也必须要亩产三千斤打底!”

    莫茹蹙眉,这货是神经病了吗?一会儿号外号外周家庄亩产三千斤,这会儿又在喊要冲三千斤。

    看来他这是要放卫星了。

    果然他又在那里喊开了,“等今年秋天,咱们一亩地不能下六七斤种子,必须要200斤。7斤种子收一百三十斤,200斤就肯定能收5000斤!到时候要深耕,翻地必须半米!”

    ……

    他喊得跟抽风一样,**辣的风吹着他半长不短的头发,跟疯魔乱舞似的。

    莫茹也有些风中凌乱,没想到还能这样。

    这时候周明愈看见她,立刻过来拉着她的手走到人少的地方,省得被人挤着。

    莫茹低声道:“怎么还不回去吃饭?”

    周明愈努努嘴,“神经病在唱大戏呢。”

    张根发又在喊,“时间不会带着我们,咱们一定要争眼目前儿,不能等来年。今年就要大丰收!就要放卫星!放我们周家庄的卫星!”

    他这么一喊,那些拥护者就如山如海似的跟着他喊,“放卫星!”

    狂热无比!

    张根发喊道:“现在我们就要亩产三千斤!”

    其他人也跟着喊:“亩产三千斤!”

    张根发:“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毛/主席说克服万难,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亩产三千斤!”

    有人质疑:“大队长,咱们麦子已经成了,亩产也就是一百五十斤,怎么三千斤?”

    就算来年也收不上三千斤啊,更何况今年已经盖棺定论的。

    听张根发的那意思,分明就是想今年就亩产三千斤,等不及来年。

    张根发哼道:“动脑子,我们要与天斗与地斗!天不收,地收,地不收人收!排除万难,亩产三千斤!”

    然后他开始挥着手比比划划指挥,让四个生产队的男劳力停下手里的活都来参加劳动,按照他的要求,把三队四队还没收的小麦用大镢头刨出来,栽到其中一块地里去。

    莫茹:!!!

    还能这样!我擦,这样亩产量是高了,那总粮食呢?你把牛逼吹上天,到时候上头一看亩产三千斤,那公粮一亩地交三百斤,你吃/屎去吧。你一个麦粒不分,也得两亩地才能交一亩地的公粮!

    听他说完,周诚志等人都怒了,“你折腾个啥?都熟透了风一吹噼里啪啦掉粒子,还不赶紧收回去还折腾个啥?”

    从芒种前几天开始就格外热,麦子有的都熟透了,风一吹掉粒子,更别说人这么折腾。

    一队队长周明贵也喊:“我们自己的活儿还没忙完,哪里有时间来做这个无用功?有那个劲刨地,还不如赶紧夏耕好了。”

    三队四队那些懒汉能刨地?还不是要他们一队二队来干?把麦子连根刨出来,再栽到另外一块地里,还得刨坑,这期间麦粒也掉的差不多了。

    折腾个屁!

    他娘的,这是除四害没过瘾,又开始整幺蛾子。

    莫茹暗中观察,有的人跟张根发一样狂热,似乎别人亩产三千斤四千斤自己村里没有就非常丢人,对不起全党和全人民,就要以死谢罪一样。尤其三队的队长陈福海,现在已经跟着张根发发疯,恨不得立刻自己地里出个亩产三千斤,好一雪前耻。

    “不用每亩地都亩产三千斤,只要有两亩就够了。这是咱们的试验田,等上头来视察咱们就说去年深翻、施足足的底肥,后来又浇水、施肥、捉虫、灌淤泥,所以今年亩产三千八百六十八斤六两四钱!”

    “我擦!”莫茹真的是被他给震惊了,麦子都在地里,他居然就已经精确到亩产这个数了。

    周明愈也气得不轻,不过他比较理智,抚摸着莫茹的背,“不跟神经病生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