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节 (第4/5页)
到毕业竟然也没有几个同学知道她怀孕的消息。 深安特区报的同事虽然知道林曦怀孕了, 可那时候的人没有现在矫情,很多人都工作到快要临盆才休假,而且产假一般也只休90天,并不怎么影响工作。所以林曦怀孕一事也并没耽误她的转正。6月20日,林曦正式入职深安特区报,成为了一名正式记者。因为她转正前就是港城97回归专题的一员,现在顺理成章地仍旧继续在这个组里工作。 97港城回归是百年一遇的大事件,深安特区报在三个新闻小组里挑选了最有能力的十个记者组成了特别报道小组,专门针对这个话题进行街头采访、高端人物访谈和新闻撰写,并且开辟了一个港城回归专栏,连续进行二十天的特别报道。领导体谅林曦怀孕的状况,没有安排她外出采访的工作,而是让她专门负责写报道,这十几天来一共有五六篇报道出自林曦之手。 时间终于推进到了6月30日,这一天,全华夏,甚至全世界都将目光聚焦在了这个曾经地处祖国最边陲的小县城,1997年7月1日凌晨,这里将发生一件足以载入史册的大事。 林曦一家也同华夏别的家庭一样,充满期待地守候在电视机前。事实上,如果不是林曦现在怀有身孕,他们一家人一定也会和别的深安市民一起守在皇岗口岸或者落马洲旁边,庆祝华夏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得以进入港城。 不过,既然条件不允许,看中央电视台的直播也是一样的。 “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 女主持人熟悉的话语标志着直播的开始。电视机上,那架满载着中央大员的专机降落在启德机场上的停机坪上。天空飘洒着蒙蒙细雨,许多港城的重要人物和数不清的儿童在雨中手持鲜花和小国旗相迎。当江主席和□□从舱门走出来,踏上红地毯,这一刻,我们终于结束了150年来华夏最高领导人从未踏入港城殖民地的屈辱历史。 虽然那个改变中国命运,并且在生命最后几年推动港城回归的老人已经永远的不在了。 一家三口人破天荒的捧着饭碗在电视机前吃完饭,此时皇岗口岸已经人头攒动了。到了晚上十点多,我国驻港部队的代表终于和英国部队的代表握手,双方交接。即使是在屏幕内,他响亮的话语仍旧掷地有声—— “我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城部队接管军营,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祝你们一路平安!” 这一刻,1997年回归的这段历史不再是书本里苍白的文字,不再是视频里残留的影像,而是真真切切正在发生的事实。林曦曾经觉得时光倒流很悲惨,可现在却觉得自己无比幸运,因为她有幸亲眼目睹祖国是如何一步一步强大起来,也有幸亲身参与其中,她并不是小粉红,却在这一刻也感到无比的自豪,骄傲,与有荣焉。 终于到了最后港城回归最后的交接仪式。头发还很茂盛的查尔斯王子哭丧着脸发表了讲话,在撒切尔夫人和江主席为首的中英领导人见证下,飘扬了150年的“日不落”帝国的国旗终于在港城缓缓降落,取而代之的却是飘扬的红旗。顿时,小小的客厅掌声雷动,窗户外许多人家放起了鞭炮和烟花。 像所有其他华夏的家庭一样,今夜,无人入眠。 对港城回归进行的专题报道结束以后,林曦的工作量逐渐减少,在临产前的一个月,她就请假回到家中安心待产了。 9月30日晚上11点,当大家都在欢乐地准备即将到来的7天国庆长假的时候,深安市妇儿医院里,肖文聿和李傲两个人却在候产室外面,焦急而期待地等待着林曦生产。林曦是前两天入院的,当晚还有另外两个产妇生产。其中一个产妇和林曦住在同一个病房,人很温柔,丈夫是一个律师,两家人算是认识。另一个产妇则是今天7点钟才被亲戚送进医院的,那时候她宫口都快开三指了,现在她已经被送进产房一个小时了,婆婆和丈夫才姗姗来迟。 产房里隐约传来产妇撕心裂肺地叫喊声,也分不清是谁在喊,肖文聿双手交握,皱着眉头,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产房紧闭的门,心情比平常抓捕犯人还要紧张十倍。李傲先是坐在椅子上,然后就绕着候产室转圈圈,他带来的书硬是一页也没有翻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