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4节 (第2/3页)
挂在墨蓝的天际,月色如清辉,在地上泛起银白色的光芒。 有人踏着月色缓缓走来,步履沉着稳重,不紧不慢。 及至近处,严清怡看清了他的脸——正是七爷身边那个丝毫不引人注意的随从。 顿时明白了张培源连夜审讯的缘由,也明白了狱卒所说的京里来人指的是谁。 青柏淡淡开口:“昨天七爷听说姑娘入狱,很是牵挂,特地吩咐我过来。姑娘受苦了。” 昨天才刚听说,今天就赶到了。 可见路上是如何地匆忙。 严清怡深吸口气,“多谢你,也多谢七爷。” 青柏道:“只是听从吩咐而已,当不得姑娘谢。姑娘放心,张培源为官清正,定会秉公办理,绝不会姑息纵容。我在此会逗留一日,后天离开,姑娘肯不肯一道回京?” 严清怡摇头,“我娘尸骨未寒灵枢未葬,我不想离开济南府。” 青柏轻轻点点头,“姑娘什么时候改变主意了,或者遇到为难之事,可以到福满酒楼找个姓付的账房。给我写信也行,我家住在棉花胡同,我叫青柏。” 她与他素无交集,肯定也是因为七爷了。 想到临行前,七爷在那间破旧的土地庙说过的话,严清怡不由咬咬唇。 沉默片刻,问道:“七爷身体可好……请代我给七爷磕头,七爷大恩大德我永世难忘,以后我会日日在菩萨面前替七爷祈福。” 青柏道:“大隆善护国寺常年替七爷点着长明灯……我来前听七爷念过白乐天的诗,‘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七爷嘱咐我不可多言多语,可我想问姑娘一句,七爷所愿能不能得偿?” 第104章 人言人有愿, 愿至天必成。 有人说, 一个人有心愿, 只要渴望到极点, 上天定会垂怜他, 成全他。 严清怡读过乐天居士的这首诗。 底下还有两句,“愿作远方兽, 步步比肩行。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她跟七爷怎么可能比肩而行, 同枝而生? 严清怡沉默不语。 有急促的脚步声传来,青柏先抬头,瞧见适才陪着严清怡往刑讯室去的男人, 微皱了眉, 问道:“你说的,便是此人?” 严清怡摇头, “不是。”拢一下斗篷上的风帽,对青柏低声道:“多谢,日后七爷若有驱遣,我义不容辞。” 说着朝李实走过去。 月光清冷, 为这空旷沉默的院子, 更添几分孤寂。 青柏瞧着严清怡的背影, 瘦瘦小小的,衬得那件斗篷越发地空荡。 适才, 他就站在刑讯室窗外, 将里头情形看了个真真切切。 他看到她袄子上陈旧的血迹, 看到她脸上悲凉的神情,看到她眼中燃烧的怒火,也看到她顺着脸颊不断淌下的泪。 跟他之前对她的印象截然不同。 他还记得她在锦绣阁,侃侃而谈言笑晏晏的模样,也听说她在桃花会伶牙俐齿步步紧逼的情态。 忽然,他就明白了七爷缘何对她念念不忘。 她外表看着温婉娇柔,却是真切的,灵动的,能哭会笑,有喜有悲,跟宫里任何一个女子都不同。 青柏目送着严清怡离开,转身走进刑房。 张培源正在里面看二姨母的供词,见到青柏,当即站起来,恭声道:严姑娘已安然出狱……此案并不难审,只不过涉及到东昌府,往来取证稍微花费了几日时间。” 青柏微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