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8节 (第2/3页)
,留下老仆孙伯看宅子。 魏昭跟萱草,常安、周兴骑马,一行人出了榆县,往新北镇去了。 下午,一行人到了新北镇大院,常兴招呼人出来抬箱子,呼啦啦出来一帮人,魏昭吩咐,“抬到后院我房里。” 金葵看着纳闷,“姑娘把榆县的家搬过来了?” 周兴道;“说来话长,进屋说。” 一行人进屋,魏昭就把魏府来人接她的事说了。 宋庭拧着眉头,不说话。 桂嬷嬷对金葵道:“金爷,你快劝劝姑娘。” 金葵比宋庭年长,早已娶妻生子,沉稳老练,道;“姑娘要跑可想好了,魏家报官府,姑娘能躲一辈子吗?一辈子东躲西藏的,能安生吗?姑娘如果真不想嫁人,也要想个万全之策。” 魏昭寻思这话也有道理,不脱离魏家,受魏家挟制,宋庭一旁道:“不如弄个假死脱身,等以后借用个名就没事了。” 周兴道;“这倒也是个法子。” 大家研究了一个周密的计划。 宽仁差事没办好,离开魏家老宅,赶回宣阳城,回府跟老太太和三爷学说了姑娘原话,不敢添油加醋,照实说了。 三爷魏廉听了,气不打一处来,冷笑道;“翅膀硬了,以后不要府里一文钱,不嫁人,这是什么混账话,她的亲事由不得她,她不嫁也得嫁。” 魏老太太手里捻着一串蜜蜡佛珠,不疾不徐的语气,“老三,你的女儿,你亲自去接,她现在比不得从前,要嫁进燕侯府,燕侯指名道姓地求娶四姑娘,她有点脾气,气不顺,嫌我们这些年慢待了她,这也可以理解,你去后,好好同她说,父女俩别伤了和气,闹僵了,对我魏家也没什么好处,白白送侯府一个姑娘。” 魏廉的气消了些,答应,“儿子去一趟老宅,把孽畜接回来。 吩咐小厮套车,当下赶往榆县,出了萱阳城,到榆县都是官道,魏廉到了榆县,女儿被送到老宅,他一趟没来过,还记得魏家老宅的位置,指挥车夫,马车停在魏家老宅门口,小厮跳下马,上前叫门。 等了半天,才听见里面有声音,院门打门,老仆孙伯探出半个身子,看见魏廉,急忙打开院门,“三老爷您来了。” 魏廉往里走,“四姑娘呢?告诉她我来了。” 孙伯神色间很为难,“三老爷,四姑娘没在宅子里。” 魏廉站住,“四姑娘去哪里了?” “四姑娘去新北镇了。” 孙伯照着姑娘的吩咐答复。 “她去哪里做什么?一个闺阁女子,怎么能抛头露面?” 魏廉对女儿本来不满,听说更加不高兴。 “姑娘说去赶集了。”孙帛解释道;“三老爷,这乡下跟萱阳城不一样,赶上集市,大姑娘小媳妇都出门赶集。” 魏廉皱眉,当年把女儿送到老宅,无人教养,如今不知道变成什么样,如果出落成乡下丫头,燕侯保不齐要后悔退婚。 他转身往外走,“我去新北镇把她带回家。” 上车,魏廉一路打听,来到新北镇,马车进了新北镇,又不知道去哪里找,便打听集市在哪里。 新北镇不大,只有一条正街,交易市场里人声鼎沸,魏廉吩咐马车从西往东走,马车行驶一段路,听见马车下有人喊:“有人要跳河了。” 路人纷纷驻足,打听,“谁要跳河?在哪里?” 一个年轻后生站在哪里大声道;“听说姑娘姓魏,从小有病,家里人把她扔在乡下,现在又逼她成亲,这姑娘是个病秧子,怕到婆家受气,想不开站在河边要跳河。” 魏廉大吃一惊,从马车上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