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1节 (第2/3页)
慢,众人一看是御史大夫欧阳锦。 欧阳锦要行礼,魏昭赶紧道;“免了。”吩咐太监,“给欧阳大人看座。” 太监搬过一把椅子,扶着欧阳锦坐下。 魏昭问;“欧阳大人受伤,在家静养,怎么上朝来了?” 欧阳锦站起来,“太后,燕军打到城下,微臣怎么在家呆得住,微臣请命前往燕营,做说客,请太后应允。” 欧阳锦重伤后,魏昭每日派人到欧阳锦府里探视,欧阳锦的伤情魏昭最清楚,服用师傅的伤药后,欧阳锦内伤基本痊愈,但一个文官受了这么重的内伤,身体还需要调养,半年左右方能完全复原。 为他身体担忧,“欧阳大人,朝中的事,有众位大臣,欧阳大人还是回家休养。” “微臣知道自己身体,不是出使外藩,家门口,微臣的身体还能吃得消。” 纵观满朝文武,如果是当说客,非欧阳锦莫属,三寸不烂之舌,有胆识和谋略,自然是最佳人选,燕侯军中谋士众多,没有欧阳锦这样的人,恐怕很难成功说服燕侯。 丞相杜光卿出列道;“太后,以微臣之见,此事还真欧阳大人去不可,成败在此一举。” 魏昭道;“好吧!欧阳大人乘坐本宫的辇车。” “欧阳大人留下,退朝。” 太监高喊,“退朝。” 文武群臣纷纷离开。 朝堂上就剩下欧阳锦和魏昭,欧阳锦问;“太后有什么要交代的?达到什么目的?把底细说给微臣知道,微臣心中有数。” 第136章 欧阳锦问;“太后有什么要交代的?达到什么目的?把底细说给微臣知道,微臣心中有数。” “和谈, 禁军退入紫禁城, 徐曜的兵马小部分入驻京城,其余兵马留在城外。”魏昭道。 “没了。”欧阳锦问。 “没了, 第一步达到这个目的。” “好,微臣明白了。” 魏昭命宫人把辇车里铺厚实的狐狸皮, 欧阳锦可以躺在辇车里,欧阳锦笑说:“太后过于小心了, 微臣的身体自己知道, 不然也不能毛遂自荐。” “欧阳大人为国鞠躬尽瘁, 乃国家之幸。” 朝廷还是有一批像欧阳锦这样的大臣。 魏昭站在城头, 望着蒙蒙小雨中燕军营地, 营帐延绵起伏,一眼望不到头,斜风吹着雨丝打在脸上, 沁凉。 秦远撑着油纸伞,望着城门打开,辇车驶出城门,徐徐朝前方燕军大营驶去。 担心地问:“如果欧阳大人谈不成, 太后还有别的退敌之策吗?” “没有。” 如果谈不成,燕军直接攻城, 她没有退敌之计。 “那又该怎么办?”秦远问。 “秦将军, 保存禁军实力, 从京城南门突围出去, 退守西南,无路可走了,只剩下这唯一的一条路,日后徐曜必定要征讨西南,能打就打,打不过你们就降了。” 秦远看着她的目光有些异样,君王要求臣下赤胆忠心,良臣不事二主。 魏昭知道秦远的想法,秦远不能理解,微笑道:“生命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对旧主已经尽力,对得住自己的良心即可,何须做无谓的牺牲,” 秦远琢磨她的话,深秋,冰冷的雨,心里却生出一股暖意。 徐曜跟谋士和一干将领在中军大帐里,一个士卒进来,单膝跪地,“报侯爷,城门开了,驶出来一辆辇车。” 一会,又一个士卒来报,“侯爷,朝廷派特使御史大夫欧阳锦前来和谈,已经到了营门口。” 徐曜坐在正中,“传他觐见。” 欧阳锦缓步走入燕军大营,燕营通往中军大帐两旁立着燕军士兵,整齐威武,精神抖擞,几道声音高喊:“传朝廷特使觐见。” 欧阳锦走进了燕侯的中军大帐,一派潇洒,风度翩翩,举手投足透着风雅,丝毫看不出身负重伤。 站在中军大帐中央,对着中间那个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