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闲凉(妾本闲凉)_第5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4节 (第2/2页)



    谁都看得出来,六年没见,父子间应该多了很多东西,于是都没有说话,更没有对他们这样简单的交流,发表什么意见。

    顾觉非闻言,已起了身。

    一旁有小厮,连忙将一把椅子,摆到了顾太师的长案边——这是以往太师府的规矩,顾觉非就在这么一个位置上。

    隐约间,还是当年的感觉。

    顾觉非默不作声地坐了下来,就在顾承谦的身边,自然也有人添了杯盏盘碗。

    永宁长公主看了这父子两人一眼,当然看出了当中无声涌动着的那一股暗流……

    只是,她一个外人,又能说什么呢?

    当下,眼见着影竹楼内的气氛,似乎有些诡异的尴尬,永宁长公主直接摆了摆袖子,笑了起来:“今日也算是有双喜临门了,诸位可都别愣着了。戏台子上的,还不唱戏,这是准备不要今儿的赏钱了吗?”

    台上的戏班子众人一听,立时就知道:他们这是撞了大运了!

    太师府那一位传说中大公子回来了,可不是大喜事吗?

    听着长公主这话的意思,一会儿肯定要封个大的红包啊!

    一时之间,众人都喜上眉梢,连连谢过了恩典,这才赶紧地把刚才断了的戏给续上。

    “当啷当啷……”

    眨眼又是锣鼓齐鸣,笙箫再起。

    响板敲打起来更比先前有劲儿了几分,一出《景阳冈》竟然演的是风生水起,一派热闹!

    顾承谦喝了一杯酒,酒盏便空了。

    一旁放着酒壶。

    顾觉非便顺手拎了过来,修长的手指,压着壶盖,慢慢又给斟了七分满,才将酒壶放到了一旁。

    那一瞬间,顾承谦眼底险些流出泪来。

    他盯着这一盏酒,二十三年的父子情分,又打心底里流淌了过去,让他无法言语……

    台上唱的是什么,他已经不知道了。

    他只是听见了自己心底的声音:只要他悔改,只要他肯悔改,便是他有千般万般的错,他也是愿意原谅的。

    伸出手去,他颤颤地端了这一盏酒,到底还是喝了。

    旁边的永宁长公主,心底已是微微叹气。

    同时,打量的目光,也落在了顾觉非的身上:这六年来,他到底变成什么样了呢?也不急,很快就会知道了。

    这么想着,永宁长公主思索着近日来朝堂上的局势,又回归到那微醺的状态里,慵慵懒懒。

    楼上,陆锦惜的目光,已经在那三个人之间,来回了许多次。

    越看,越觉得有意思。

    一个一个的细节,拼凑起来,竟好似比台上那一出《景阳冈》还要精彩上千百倍!

    下面已经有不少人,跑过去,借着给顾老太师拜寿的机会,也敬顾觉非。

    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已经去了有三拨。

    好像顾觉非一出现,整个影竹楼里的中心,便已经有了隐隐的偏移:从顾老太师的身上,朝着顾觉非挪了一点……

    这个趋势,虽然不很明显,可落在陆锦惜的眼中,便变得格外有深意。

    她看出的东西不少。

    第一,父子之间,隔阂颇深;

    第二,顾老太师的心肠,似乎不是特别硬。在朝上她不知道,但对顾觉非这个儿子,到底软乎;

    第三,永宁长公主深不可测,她知道的,只怕已经不能用“不少”来形容;

    第四,在“骗人”,也就是“经营人脉”这一点上,顾觉非是个妖孽。

    手指依旧撑着额头,陆锦惜歪着头看着下面,唇边的笑弧已经深了不少。

    这个时候,当然也有人上来跟唐氏敬酒:“大公子可算是回来了,也恭喜太师夫人您了,看看太师大人多高兴呀。”

    唐氏的面色,隐隐便有些绷不住。

    顾觉非并非她亲生,从头到尾也跟她没有半点关系,更何况她膝下的两儿一女,几乎时时刻刻活在这一位“长兄”的阴影之中!

    即便是顾觉非那个一母同胞的弟弟顾以渐,即便二十三岁成了举人,眼见着就要参加会试,同样出色得不得了。

    可又怎样?

    人人提起他,都是“有乃兄风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