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3节 (第2/2页)
陆锦惜手里端着一盏江南凤团雀舌牙茶,一眼扫过去,便见得有人已经好奇地向着下方探头去看,也有的矜持地坐在原位,可脸上却都有了一抹娇羞的神态…… 想来,是想到了传言中的顾觉非。 哪个少年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呢? 意yin又不犯法。 只不过么…… 她耳闻着下面官僚的盛赞,眼瞧着上面娇客的期待,心底竟然没什么波动:世上哪里有人能完美到这个地步? 见着这场面,她只觉得太虚,也太过。 一时之间,陆锦惜倒有些奇怪的置身事外之感。 她瞅了一圈,终究还是收回了目光,把茶盏放回了桌上。 一只手点着那茶盏上精致的松鹤图,一只手手肘则搁在椅子的扶手上,手指撑着额头的边缘。 戏停了,没了那一股热闹劲儿的刺激,困倦便慢慢地袭来。 陆锦惜掩唇小心地打了个呵欠,只歪着头,等着那一位顾大公子的“粉墨登场”。 众人也没有等上多久。 约莫只过了半刻,外面探看的下人便飞快地跑进来禀:“老爷,大公子就在外面了!” 楼下顿时一片振奋,甚至有座次本就靠外的人,干脆迎了出去,站在门外看。 楼上更是一片低低的惊呼之声。 也不知道是谁先从外面的窗上探出头去,一下便惊喜地呼喊起来:“真的来了!你们快看!” 谢襄铃本是个矜持自负的。 可架不住近日来,父母在婚事嫁娶之上,总谈及顾觉非。她也觉得,以自己的容貌与出身,满京城也就一个顾觉非能入她眼。 如今未来的夫婿,很可能就在下面,她岂能忍得住? 只有片刻的犹豫,谢襄铃便跟着坐在窗外,向着外面看了出去:初时只能瞧见那远远的长廊上,走来一道深青的身影。 身材气场,昂藏里藏着飘逸,飘逸里又有几分沉稳,竟比影竹楼周围栽的这一片翠竹,还要挺拔。 还没看见脸,谢襄铃的心便已酥了一半,竟如小鹿一般乱撞起来,带得她脸颊一片飞红。 可她完全无法控制。 等到那人影走近,一张脸也慢慢露出来的时候,谢襄铃忽然便听不任何声音了…… 楼下,久候的文人与官僚,立时上前去寒暄问好,她听不见; 楼上,身边的其他官家小姐们那隐隐藏着激动的声音,她也听不见。 只有那擂鼓一般的心跳,还在她胸膛里撞击…… 正当中坐着的陆锦惜看不到下面。 她只听得靠窗那边一阵压抑着喜悦的惊呼,接着便是影竹楼门口一下热闹了起来,竟是刚才迫不及待出去的那一行人的寒暄。 “可算是又见大公子,别来可无恙?” “劳李大人关心,觉非安然无恙。” “六年不见,顾老弟神采更胜当年啊!” “常先生风采亦不减当年。” “让先,哈哈,差点还以为你真的当了和尚去……” “家有牵挂,万万不敢,六年来,也劳庭木兄记挂了。” …… 一声连着一声,一个比一个欣喜激动。 听着,竟像是工部尚书李文朗,杭州书院的院长常建之,甚至翰林院如今的掌院学士吕如梁…… 而答复他们的声音,则带着几分愧疚,几分感动,似乎是为了这六年的音信全无,也似乎是为了朋友们这样真挚的关切…… 陆锦惜一听,只觉得这一道声音,淡泊清雅,沉着冷静,好似静水深流,自人心间慢慢地淌过,将一切荒芜的杂念都带走了。 隐约间,是故人重逢,物是人非…… 甚而,岁月流变。 她一时有些怔住。 下面的寒暄声,并未持续多久。 所有人也都知道,应该把道给让开,让这一位六年不曾归家门的大公子,先进去拜拜已年迈的老父。 于是,陆锦惜终于也看见了。 那一道身影。 宽肩窄腰,修长昂藏。 锦缎青袍在里,玄青鹤氅在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