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2节 (第2/2页)
“好。” 季航点了点头,便携着顾云浩一起入内往太和殿方向而去。 …… 站在自己的位置上,顾云浩看着礼部的官员捧着圣旨出来,也不由为余鑫焦虑起来。 走完诸多程序,见太和殿内有官员出来,宣召了包括余鑫在内的十人入殿,顾云浩便放下心来。 一般来说,在发榜之日,皇帝召见的这是个士子,基本都是殿试的前十名。 只是因着皇帝想要见一见这些士子,或是对这些人的名次还没有决定的时候,这才传召入内。 毕竟这些人里面都是整个华朝士子中的佼佼者,也是当科取士的优秀人才,皇帝开科选才,也是为了选出一些可用之人,故此会再召见一番,加深一下印象。 余鑫现在被传召进内,可见与他料想的一样,殿试的内卷官内,也是有不少官员是站在守旧派一方。 这并不是一件好事,但却也无从避免。 好在余鑫能进入前十,这样的名次算是不错了。 而且,以现在这样的形势,只要余鑫进了前十,得以面见元化帝。 就算是为了安抚那些守旧派,元化帝也不会压低余鑫的名次。 没隔多久,便见那些入内的十名士子复又出来。 这时,鸿胪寺的一官员也捧着金册出来宣榜。 顾云浩仔细听着余鑫的名次。 “元化四年辛酉科,殿试第一甲第三名越省 余鑫。” 听到这个声音响起,顾云浩嘴角微微一扬,眼中也带着几分笑意。 第三名,倒是不错啊。 他们陵江书院,又是出了个探花郎…… 第177章 第177章:风起云涌 余鑫考中了探花, 虽然有些意外,但却也是在预料之中。 毕竟余鑫已经被那些站位守旧派的阅卷官们送进了前十, 当下太上皇又爆出了病危的消息, 元化帝更是不会轻易触怒守旧派。 余鑫的文章不似其他士子那般鼓吹新政, 自然是被一众守旧派们所欣赏的, 故此,就算是为了安抚住守旧派,元化帝也不会打压下余鑫的名次。 但是, 新政仍是元化帝坚持的主张,即便是安抚守旧派, 元化帝也不会改变自己的意愿。 其实所为开科取士, 并非是仅仅为了选拔贤才这么简单。 在有的时候, 开科取士的结果和选择, 其实还代表着当前朝局的形势和皇帝的态度。 比如这一科,元化帝为了安抚住守旧派, 便不得不让余鑫取中一个相对比较不错的名次。 毕竟这一科的殿试, 众多士子都是在鼓吹新政, 只有余鑫一人提出要谨慎对待, 对于新政保持着中立的态度。 若是今次余鑫的名次过于低了,那么那些朝中的守旧派官员们,便会是觉得元化帝容不下朝中有其他声音, 更是对这些勋贵世家的守旧派们深恶痛绝。 作为一个帝王, 是否乃是明君, 其中有一个很直接的判断标准, 那便是——能否容得下不同的声音。 更何况余鑫殿试的文章,也并没有站在守旧派的立场反对新政,而是中立的论及此事,不似其他士子那般吹捧改革罢了。 可以说,将余鑫抬到前十,其实也是那些守旧派们想要借此去试探元化帝的态度。 因此,余鑫能进入前十,除了他自己的文章过硬,才学不错的原因之外,还有一部分是守旧派们的推波助澜。 如今太上皇病危,为了稳住这些守旧派,元化帝的选择势必更要思量周全。 但是,即便是要给余鑫一个不错的名次,也绝对不可能是状元。 状元的文章,未必是前十之中最好的,但必须是最合帝王心意的才行。 毕竟,状元的文章,历来都是代表着帝王的选择和坚持,乃是底限所在! 元化帝既然一心要决意新政,那么即便是抬举余鑫,也不会归于他状元之位,今科的状元,必然是要一个全力支持赞颂新政的人才行。 那么余鑫的名次便只能是探花或是榜眼了。 虽然榜眼乃是第二名,探花是第三,但探花可是那一科进士的严重担当,探花的关注度不仅高于榜眼,更是与状元都差不多了。 因而,余鑫便得了这个探花之位。 当然,这一切的基本,还是要有真才学的。 顾云浩作为学兄,如今看着余鑫高中探花。也是为他高兴。 只是在为余鑫欢喜的同时,也在暗暗焦虑。 太上皇果真是病重了。 自那日放榜后,顾云浩便去右相府问了师祖孙惟德,也是得到了这个消息。 这件事来得突然,孙惟德也表示有些措手不及。 当然,对于此事最为忧虑的还是季铭。 他现在乃是新政的总裁,更是身兼户部跟工部的尚书,若是新政一事有个什么意外或是不妥,于他都是极为不利的。 虽然元化帝极力封锁消息,但太上皇病重之事,还是慢慢地传到了朝中。 一时间,只要稍微懂点门道的官员,心思都开始浮动了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