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红楼修文物_第10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9节 (第3/4页)

  第129章

    当然了, 石咏除了少量挟带私货以外,其余时候, 还是非常尽心尽责地教导四阿哥弘历。

    这次他除了带去一幅沈周的牡丹图作为教具以外, 另外还带了一套湖笔给弘历。这其实就是林如海当年赠给石喻的湖笔之中的几枝。当时石咏上京的时候, 林如海曾赠了他一整套专供孩子启蒙学书写字用的毛笔。但那时石喻已经长大了些, 所以这一套湖笔当中给更小孩子使用的湖笔,石喻也未曾用过。

    因为雍亲王请石咏来教弘历习字,时间催得很紧, 还未等外间笔墨铺子开市就把石咏召去了雍亲王府。石咏来不及再去订制, 便将这几枝没用过的湖笔一气儿都转赠给了弘历,弘历抓了一枝, 握在手中, 感觉大小粗细重量,无一不适合, 比他用钮钴禄氏房里大人用的毛笔写字可要舒服得多了。

    “多谢师父。”弘历虽然心里又是欣喜又是得意, 可是脸上却不怎么外露, 只恭敬而有点疏离地道谢。

    石咏却也不稀罕他小孩子的感激,只淡淡地说:“眼下这些竹笔,只够你使两年的。两年之后, 你习字当有小成, 到时候师父便再送你一套湖笔,那时即便师父不在你身边指导了,也有它们伴着你继续学书,博采众家之长。”

    弘历转转眼珠, 心想这个师父还真特别。他就算在王府里不是个受宠阿哥,但也是亲王之子,平素走在外面,无数人巴结的。因此他万万没想到,石咏竟然就只打算教他两年,然后就溜之大吉,扔下他不管。

    他忍不住便开口问石咏,石咏态度却也像他刚才一样的疏淡:“先以两年为期吧!以我看你的资质,两年之内,学书必定能入门,入门之后,便不用师父,你自己光靠看字帖就能学会不同的字体,到时候便不必再需要我教;可话说回来,两年之后若我还是教不会你这一点,我又有何面目,继续混充你的师父呢?”

    弘历听到这里,一颗心倒是热了起来。石咏居然说,只教他两年,就能将他领进门,能够自行习练书法了。他那位三哥弘时,到如今十来岁了,却还因为写不出端正体面的满文与汉字,每每受到阿玛的斥责。他今年五岁,若是在七岁便能达到师父所说的程度,那他岂不是胜出三哥不少?

    弘历一介五岁小儿,这时当然还想不到其他,只管为能赶上三哥而兴奋了。

    石咏便教他习字时的站姿、坐姿,握笔的姿势,接着是“永字八法”。

    “师父的名讳……”

    弘历听说石咏要教他写“永”字,赶紧出言询问。

    石咏这才晓得时人对“避讳”这二字有多么重视。只因为康熙皇帝的名讳里有“玄”字,那千字文开篇的“天地玄黄”就给改了做“天地元黄”;只因废太子的乳名叫做“保成”,当年鼎鼎大名的词人纳兰成德便要改名“纳兰性德”。不过当弘历表示要避讳他这个做师父的名字之时,石咏还是感到一点点受宠若惊——这小子,到底是正儿八经将他当成了启蒙师父。

    “不必,师父的名讳是‘口’旁的‘咏’字,并非这个永字,所以是不碍的。话说,你可知为何世人一开始学书就要习练这个‘永’字么?”

    石咏另捡了一枝笔,亲手写了一个“永”字,递到弘历面前。

    弘历另有“文化课”的师父,教他认识满蒙汉文字,因此这个字也是认识的,盯着这个字看了半天,说:“是因为各种笔划都有,对么?”

    石咏点点头赞了他一句,心想:从小看老,这一位的资质自然是不差的。但若是将来能谦虚一点儿,做人低调一点,始终保持点儿危机意识,多体察体察民情,别总自己吹嘘什么“十全武功”、“十全老人”就更好了。

    雍亲王胤禛在开印之前就已经开始忙活户部的差事。去冬今春有几个省份闹粮荒的,需要赈济;各处水利河工需要调银子;兵部的人老来向他哭穷,少不得意思意思,弄点儿银钱打发了去。他户部那点儿库银挪过来挪过去,眼见着就又不够了。

    因此雍亲王大多数时候在忙着公务,但他听王府管事提及石咏在外院小书房教导四阿哥弘历学书,到底还是按捺不住好奇心,抽空过去看了看。

    这所谓的“看”,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